不住,大臣们皆已听闻,故而来得极快。眼下最要紧便是安抚万民,驱散请愿百姓。可如何安抚,如何驱散都是要议。
刘藻自得到消息,便在忍耐。她手按在佩剑上,望着群臣,最终将目光落在孙次卿身上。孙次卿低垂着头,状似恭顺。
刘藻怒意似熊熊燃烧大火般,不可遏制,她逼着自己挪开目光,与众臣道:“谁能为朕解此忧。”
大臣们便七嘴八舌地说开,有以为当顺应民心,立后本就不对,怎能枉顾民意,错再错。也有以为不能退让,旦退让,则朝廷威严荡然无存,当重惩名为请愿,实则胁迫朝廷百姓。
但即便是认为不能退让大臣,也是禀道:“将刁民拿下后,陛下当处置谢漪,否则拿下万民还有万民,请愿之风,必不会止。”
群臣在立后事上众口词,连谢党都不再发声,只静默以对,连向来依附刘藻那些大臣都低垂着头,不敢说话。
民心之前,谁能不惧。
刘藻顿觉腔悲怆,她正要开口,韩平出列,跪地道:“臣请陛下迎谢相入宫,为婕妤。”
汉初,汉宫中妻为皇后,妾则皆称夫人。并立八品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武帝时,始设婕妤,仅次于皇后,视同丞相,爵比诸侯王。
迎立谢漪为婕妤便是皇帝与群臣各退步。万民那里也有交代。婕妤位再尊,也只妾而已,意义便大不相同。
百姓也知进退,定会见好就收。
这招,可谓釜底抽薪。群臣皆望向皇帝,看她怎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