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袭层面,向战国集权君主转型。
孔子当初对晋国、楚国都曾经动心,但最后也没下决心前去,他也许失掉些机会。到弟子卜商终于弥补这个遗憾。
卜商到晋国时候,魏氏名义上还是晋国家贵族卿大夫,实际上已经开始建立自己国家。这时是魏桓子(魏驹)在位,他太子魏斯向卜商求学。后来魏斯(魏文侯)继承家业,把魏氏建成个真正诸侯国,而且是列国中最强大。他任用丞相李悝,发起战国最早全面变法运动,废除贵族制度,把魏国建成君主集权官僚制国家。李悝是法家人物之,他最有代表性工作就是法制建设。后来战国列国变法,建设新型国家,都是用法家思想做指导。
魏文侯手下还有位著名将军,吴起。后来吴起到楚国谋职,又把魏国变法经验移植到楚国。这些是稍晚事,和本书无关,唯有关点,就是李悝和吴起,在年轻时都曾师从卜商。因为西部老晋国这带本来没什学者,卜商在这里办学,是在张白纸上作画,容易产生影响。
至于卜商在魏(晋国)西河讲学内容,就不太清楚,因为他没有著作流传下来。从个性看,他这人通脱,不拘泥于教条,所以他应当针对魏国这边实际情况,对孔子学说有所取舍,比如忽略那些贵族社会礼俗讲究,更侧重为国君服务面,来适应魏国官僚政治。他能够长期在魏地立足,培养出这多出色学生,其实是探索用法家手段治国先行者。这派对战国乃至中国后世影响也极为深远。
但卜商在西河定居后,和老同学们联系就很少,可能他觉得这边环境和鲁国太不样,大家也没什共同语言。到他年老时,儿子先死,卜商很伤心,眼睛都哭瞎。曾参听说,专程赶来看望他。卜商还沉浸在丧子哀痛中,曾参发怒说:你也太没出息!你在西河这多年,没好好弘扬孔夫子事业,这都是活该!
卜商只能接受,他在西河搞学问和孔子当年太不样,在老同学面前有点抬不起头来。
曾氏父子不样
卜商等人事业成功,其实也是他们大师兄子贡成功。但子贡神化孔子事业没有完全成功。因为他是搞政治,没时间著书立说,只能编造些孔子神异故事口头流传。把孔子真实事迹写下来,形成《论语》和《礼记》,是子贡小师弟曾参。可以说,曾参几乎把子贡神化孔子事业给毁。
曾参,这个“参”就是大写三,因为他字子舆,“舆”就是马车,那时辆马车拉三个人是标配。他比孔子小四十六岁,比子贡小十五岁,鲁国人,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