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情美妙,有部分来自它“不合法”。当然,要在某种意义上复制乔治·斯坦纳声称“独裁社会催生伟大艺术”古怪论调是没有道理,但是在艺术机制上,就像霍林赫斯特自己所说,虽然他更愿意活在自由当下,但作为小说创作者,更吸引他是同性恋更复杂和艰难时代。
5
对不少人来说,是不知羞耻描写同性(性)生活先驱。杰夫·戴尔甚至提过,是因为读霍林赫斯特,才让他敢于写“性”。但在看来,虽然大家确远远望见是他最早跌宕风流地走在这条路上,可就此说他是所谓拓荒开路人,略显牵强,因为那条路从来就在那里。他“先”,是因为聪明,认出时代赋予他自由;二是有足够手艺能做成这件事。类似于发明火药固然可喜可贺,但比到底还是谁先船坚炮利。
再放宽些,马丁·艾米斯说,曾经文学都会停在卧室或厕所门口,但厄普代克不但要进去,而且还带着队日本摄影小组。霍林赫斯特也曾透露,他写法六十年代厄普代克他们早就在异性恋上推广,没什大不;“写‘性’也没有大家说得这难,你只要把它当成其他人类活动样,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就好”。但这种话是普通人能随便说吗?谁有这样自信,能在文学中把性写“明白”,同时放之四海而皆“性感”?写“性”这件事本身就是在言语尴尬和腼腆中披荆斩棘,或许,屈服于种点题诱惑,们可以说这是种反向chiaroscuro,就是在性爱描写预设层层阴影之下,霍林赫斯特写作有足够光亮让们难得看个“明白”。
其中层最难以穿透遮挡,就在于床笫间悲欢都太个人化,以至于谁也不信谁。同性之情欲往往在书评界回响更友善(《乔瓦尼房间》里那段寡淡床戏居然被LitHub.com投票选成古往今来最好性爱描写),就是因为主流评论界都不把它当成自己事,不用自身经验去比照它。这个论点可以从相反角度去证明:厄普代克曾经写书评,抱怨霍林赫斯特人物怎就知道做爱,“这有什意义,他们又不能生孩子”……这真是最具讽刺意味,也最遗憾次“失手”,或许,厄普代克想到婚姻和怀孕,暗示你们还不如们危险呢。
往这个角度再讨论下去,是在做些本就不存在区分。再搬出个勇闯两性婚姻聪明老同志:毛姆说,激情澎湃起来,不是因为它被满足,而是因为它被阻碍。袁枚在《续诗品》里写下那四个字“揉直使曲”,恐怕并不是在建议小说家要把异性恋当作同性恋去写,考虑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