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朋友们让他意识到文辞精美并不会“害意”,举在艾米斯影响下才读很多纳博科夫作为例子。
最近也做件类似好事,把希钦斯推荐给位对写作非常重要朋友(至于们友谊之前是如何在她对希钦斯置若罔闻情况下破茧成蝶,是个谜)。最先给她看是希钦斯在生命末尾跟托尼·布莱尔辩论宗教最后段话:“你问,‘为什要拒绝灵魂不灭这样美妙事情?’‘难道你不想见到那些你最喜欢作家吗?’对来说,这样说法很虚妄,要说想见莎士比亚,那只有个原因,就是确随时可以见到他,他就永生在他作品里。”在希钦斯看来,如果有人想提供给你“种不可验证无所不知,种没有相反证据可以穿透坚信不疑”,如果把接受类似假设作为对话前提,那还不如不聊。
回想当时如酗酒般地观看各种宗教辩论,可能迷恋是种自虐,就像李安给《色戒》写序,说张爱玲反复修改这个故事,“像受害者忍不住重现和变异痛苦来获得快感”。看到副副貌似强健头脑可以被毒雾般意识形态腐坏成什样子,似乎有种别样切肤之痛;同时,看刀锋般智慧和妙语如何割破那层污浊皮肉,也是另层间接快慰,好比是替泄私愤。就像最近小半年,美国政治电视摄入量又几乎回到上学时候,看特朗普顾问—个估计大学辩论赛想代表院系上场都困难凯莉安·康维(KellyanneConway),绝望地修改和翻覆个个谎言和可耻,是何等难得娱乐。看史蒂芬·米勒(StephenMiller)大义凛然地恐吓主播,宣称总统权力恢宏,不可置疑,那种荒唐感就像希钦斯说,能推动你读书写字,而看到屏幕上美国人瞠目结舌,不敢相信个公务员居然能无知至此,仿佛印证对现实某些反应,滋养那颗反抗欺骗和压迫内核。
方面,愿意感激地、不自量力地谈论希钦斯、翻译希钦斯(对于个作家来说,没有比翻译更亲密地对谈),正是因为他本就时时刻刻还出现在们对话里,对于艾米斯、角谷女士和在YouTube评论里很多和样把发现新希钦斯视频当作人生大事人,都是如此。但说到底,希钦斯瘾,根源还是在那些被剥夺讨论中。
2017.3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