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作《日本人为何选择战争》于2009年在日本出版,正好是10年以前。10年时间里,这本书获得为数不少读者,实属荣幸。听闻浙江人民出版社将要出版发行本书简体中文版消息之后,真是感到万分欣喜。
与此同时,因为在本书中登场最多国家就是中国,所以让中国读者们读到这本书,也让颇感压力。2019年中国,不仅是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达到第二位经济大国,更是成功到达月球背面航天大国。虽然本书所讲述历史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但是正如爱德华·霍列特·卡尔所说那样,“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对话”,对于过去评价也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当下视角影响。这本书已经有整整10年历史,希望接下来您将读到内容,还不至于因为这些岁月而变得过时。
接下来,想先说明下写作这本书时时代背景和意图所在。写下这本书2009年,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肆虐年多时间。虽然在这本书出版时,针对世界规模经济不景气,各国都已经采取相应对策。然而,在这之后2011年3月,日本又遭遇东日本大震灾以及随之而来福岛第核电站事故。到2012年9月,因为日本突然展开对钓鱼岛“国有化程序”,使得中日关系也变得极为紧张。因此可以说,写下这本书2009年以及之后数年间,日本在受到世界金融危机打击同时,还面临着其他诸多问题。虽然其中不少问题都是因日本自己而起,但是确实可以说在这段时间里,日本人所谓“安全感”开始被重新定义。
面对这样形势,当时就想到在今后日本社会内部,围绕着日本近现代史以及日本未来这些问题,恐怕会不断发生尖锐对立和论争,而且这些对立和论争也会与日本对外态度互相影响。事实上,日本社会中部分人否认从军慰安妇、强制劳工、南京大屠杀等事实反动潮流,以及针对首相“战后70年谈话”评价等问题,确实都陆续发生。
在本书后记中,写道:“们在度过生命中每天同时,总在无意识地对发生在自己身边事情做出评价和判断。在评价或是判断当今社会状况时,又会无意识地借用过去事例进行类比,当进步对未来进行展望时,同样会无意识地对比过去和现在事例。
“在这些时候,年轻人脑海中储存多少可供类比历史事实,对这些事实又进行什程度整理分析,这些因素最终将会左右他们对于现在和未来判断。”
现在重新回顾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