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你必定继任为太史令。你当上太史令之后,切勿忘要实现著述之志。”并再三叮嘱,这才是对自己最大孝,定要铭记在心。司马迁听罢,俯首流涕,发誓决不违背父命。
父亲死后两年,司马迁果然继任太史令之职。他本想利用父亲所收集资料以及宫中所收藏秘籍,立刻着手于那件父子相传天职,但上任后却立刻被课以修改历法重任。他心无旁骛地整整干四年,终于在太初元年得以完成。随即,他便开始《史记》编纂,时年四十二岁。
其实,关于此书谋篇布局,他早已成竹在胸。根据他构思,他将采用种崭新形式,种与之前所有史书都不同形式。在以往史书中,就彰显道义性评判准则而言,当首推《春秋》,但就史实传承角度来看,他又觉得此书未免不尽如人意。他以为,既然是史书,就理当记录更多史实。比起道德训诫来,史实更为重要。至于《左传》和《国语》,倒是富于史实。尤其是《左传》,其叙事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但二史并未对创造出历史个个具体人物深加探求。诚然,他们在历史事件中个人形象与表现,已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可他们何以会有此作为?已有之史书在个个具体人物身世溯源方面还相当欠缺。对此,司马迁自然是不以为然。更何况,从前史书,其着眼点都在于如何让当代人解过去,而在如何让后世解当代方面,似乎太不关心。总之,司马迁想要东西,在现有史书里面是找不到。然而,现有史书究竟在哪方面不能令他满意呢?恐怕他自己也要到写出来之后才会真正清楚吧。应该说,早在批判已有史书之前,他就已经萌发要将郁积于胸中并不断跃动东西写出来强烈愿望。或者说,他批判,只能通过创新来表达。至于自己脑海中长久构思东西能不能称为“史”,他也并无自信。但是,无论能不能称为“史”,这些东西也都是不得不书写下来(无论是对于世人,还是对于后世而言,都是必需。尤其是对于自己来说,更是不得不写)。对于这点,他倒是充满自信。他效仿孔子,采取“述而不作”之方针。但是,在“述”和“作”具体内容上,他与孔子是大不样。对于司马迁而言,仅仅是写成事件罗列式编年体,是不能算作“述”;而妨碍后人解史实,过于偏向道义性判断,则应该归入“作”之范畴。
此时,汉朝平定天下以来已经传至五代[7],历时已有百年,之前因始皇帝反文化政策而湮灭或隐匿起来书籍,也终于开始重见天日,文运将兴郁勃之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