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恕目送方应物出书房,暗暗叹口气。与门心思赶路方应物不同,他已经得到消息——方清之馆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庶吉士不是官,没有正式品级,只是种名称,表示在翰林院学习深造。若馆选为庶吉士,三年之后才能正式做官,谓之散馆。
庶吉士看似比别人做官晚三年,但却是所有三鼎甲之外新科进士都梦寐以求,因为庶吉士还有个别称叫做“储相”,顾名思义就是后备宰相。
放在从前,内阁资格并非很严格,不经翰林也是可以。
但成化初年时,首辅大学士李贤定下“非翰林不入内阁”规矩,后面两任首辅彭时和商辂又连续维持并强化这个规矩,现在已经成为官场常例。
所以说,普通进士如果不能馆选为庶吉士,那等于失去登顶资格,这辈子彻底无望宰辅。
以方清之高达二甲第四名次,虽然不能像三鼎甲直接入翰林当修撰、编修,但馆选为庶吉士再正常不过。
科举制度精髓就是考试成绩说算,考得越好发展平台就越好,当然有好平台不意味着有好结果,还要看个人造化。
话说回来,翰林院不像其他衙门职权分明,又被视为储相所在;同时翰林院主掌文书诰敕、编纂史录,和内阁关系密切,又是天子近臣,往来交际层面是极高层,是清流里清流。
正因为地位清高,所以翰林官自由度很大。既可以埋头经史文册,不问外界是非;又可以多发议论,指点朝纲,积极参与朝政刷存在感。
对方清之个性,王恕当然解,若遇到看不惯事情,方清之必然会上疏直言,不会埋头经史文书装作视而不见。
而如今朝堂上,又有那多会让忠直之士看不惯人和事,以商相公几朝元老地位,也被挤兑走。若直言不讳,说不准就触犯到谁。
所以王老大人扣住方应物,有两点考虑,是不让声称要“助父亲臂之力”方应物去捣乱,减少方清之身边各种变数。
二是预防万。宦海风波险恶,如果方清之被*佞打击和处罚,至少方应物在他这里是可以得到保护,免掉方清之后顾之忧。
方应物走后,王小姐也进书房,对父亲道:“父亲明鉴,以女儿看来,此子并非贪慕荣华之人。”
“何以见得?”
“父亲虽不得立朝,二十年来始终颠簸在地方,但父亲名望素著,又坐镇江南为巡抚,比普通人家还是尊贵得多。若常人稍有机缘,必然要拜访求见,攀结关系。
但这方应物不过小县秀才,方家也不是高门大户。这次他路过苏州,女儿看他并不很热心前来拜见,甚至有避而不见之意。这说明他心里自有傲骨,不是贪图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