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自己人,无论愿不愿意,都要承担家业之任,因而有此发问。
这个问题,刘长却回答不,只从自己理解角度解释道:“农闲时掘土烧砖,连片建起也就用月余。”
听到这话,纪友又是惊。没想到沈家居然豪奢到以砖瓦为荫户建房,建起这大片屋舍,人工不论,单单燃料也是极大损耗!沈家虽是豪富,但肯为此善待民众,确可算是吴中少有良善人家。无德无以立家,能坐拥万顷良田家业,看来也是理所当然。
纪友心中还在思忖之际,沈哲子已经步履轻盈行来,远远便笑道:“贵客临门,还要琐事缠身,真是失礼。”
“哈哈,今次来武康,是做好长久叨扰打算,维周你何必拘礼,因人废弃正事,那才是真正恶客。”纪友也笑着说道。
“无妨,闲人而已。文学你舟车劳顿,已经让人备下餐食,且先用餐。”
沈哲子领着纪友往庄园正院行去,纪友却不想因自己而耽搁沈哲子事情,又劝几句让他不必相陪。
沈哲子倒也没撒谎,先前那名访客乃是武康姚家人,来龙溪拜会已经不是次两次,所求便是要请沈家帮忙印刷些图册。
印刷业务开展比沈哲子想象还要顺利,时下已经有类似雕版印刷工具,多为天师道印刷符篆之类分发乡民,取却是碑文样阴刻。之所以有这意外发现,还是沈哲子年前时拧不过母亲魏氏强求,随其往自家供奉青羊观去捐赠,发现观内颇养批雕刻匠人在做此类事。
沈哲子自然不客气,旋即便挖道门墙角,挖来几十个匠人,进行技术改进。这时代技术尚不能称为印刷,类似于碑拓。墨料也不符合标准,印些乱七八糟符文图画还好,但要清清楚楚把文字印出来,则仍不足。
年前改进场,其实效果并不很大。加之当时醴泉真浆在吴兴激起余波甚大,沈哲子索性将就着用,借现成工艺,不计工本印刷批门神年画,顺便加上段神异故事,分发给武康境内乡民。
时下过年尚无贴春联习俗,但桃符年画却已经有此习俗,桃木雕小人垂于门庭,画虎于门板之上,还有祀门之礼,以求安康。
沈哲子做这件事自然不能便宜别人,便把沈家今下名气最大旧吴丹阳太守沈莹推举出来,名之为武康山神。画像下那小段故事,则交待沈莹死国之后为阴神,就封武康山,托梦于后人,因而沈家于山中掘出醴泉,兴旺家业。
这类故事,是很符合民众意趣,就连沈哲子老爹沈充谋反死后,民间都推为阴神,治病祛邪,事迹见于野籍。
沈家乡望得以好转,这举动功不可没。乡民朴实迷信,人家祖宗已经成武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