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间诸多波折。即使做足准备,仍旧低估这个题材创作难度。别且不说,单单医疗细节描写,就让愁得几乎秃头——当然,这是修辞,其实仍有头浓密头发。
为显得足够专业,找几位医生做顾问,但很快发现他们帮不上太大忙……不是他们学艺不精,而是学艺太精。他们都是接受现代医学培训精英,熟知正确治疗方式。但要描写时代是二十世纪初到中叶,在清末、在民初、在北洋时代、在国民z.府时代、在抗战时代,每个时代医学发展情况都是不同,医疗理念与们所熟知常识大相径庭。
换句话说,很多场景下,需要不是现代正确做法,而是错误处理方式,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
比如说输血吧,九〇〇年医疗界才初步有“血型”概念,九年医生们才普遍接受输血与受血血型必须相同。直到九四年出现抗凝用枸橼酸钠溶液,才能够初步实现血液储备与远程运输。而人类大规模建设远程血库,要到“二战”期间“全血用ACD保养液”被发明之后。
如果要写九〇年位医生进行输血操作,就必须让他不验血型,抽出血来就用,而且必须现场抽新鲜,因为没有抗凝剂——这在现代医学观念里是错误,但这才是那时真实情况。
类似情况,实在太多。盘尼西林(青霉素旧称)在九四三年美国才实现量产,九四五年之前中国主要是靠磺胺来抗菌。如果写位抗战义士被医生打青霉素,显然是错误;在九三年墨菲氏滴管发明之前,输液无法调节速度,所以只能用于紧急情况辅助。那种满满屋子男女老少打吊针场景,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才可能出现。
发现,不光要学习医疗技术,而且要学习医疗技术史,才能准确写出每个时代不同治疗方式,这又是个艰难挑战。如果读者有专业医学背景话,请定谅解书中那些错误治疗方式,现代医学正是在不断试错中取得进步。
从二〇九年十二月三十日正式动笔,直到二〇二年十二月三十日,写下“全文完”三个字。正好是两年时间,冥冥之中给凑个整。
在这段漫长创作生涯里,得到太多帮助。第要感谢,是华山医院靳建平副院长。
当初起意想要创作这个题材时,很是不安。毕竟华山医院是真实存在,如果擅自写它故事,人家会不会有意见?于是多方联系上靳副院长,靳副院长听完创作想法后,大为支持,主动打开展馆和档案室,给提供很多极其宝贵手资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