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旋律半音化10。和声作用愈发模糊,从前因后果角度来说愈发不可预见,“由此及彼,于是以此类推”,这样说法不再成立。
接着,伴随着勋伯格在20世纪初发展完善十二音体系理论,调性环境里基础和弦——主和弦(tonica)、下属和弦(sottodominante)、属和弦(dominante)——完全失去等级地位之分,而这原本仅看“dominante”(主导;统治)词就很明确。声音m;主化推翻音阶、音级和音符专制独裁,最终结果就是调性概念崩塌。
在勋伯格之后,逐渐产生理论化动机和需求。安东·韦伯恩等人对音色、音高、休止、时值、强弱等等这些标准全盘序列主义化11,搭建起套纯逻辑、纯数学架构:这是对传统极大违犯。12
作为这场g,m结果,旋律被剔除出作曲标准行列,旋律和谐和节奏也遭到驱逐。
没有旋律“指南针”指引,听众无法找到音乐含义,随着多种音乐语言飞速发展,这个困难不断加剧,欣赏变得更为艰难。大众被要求接受无视传统规则声音,而作曲家只希望大家听到并理解声音本来样子:声音只对他们自己有意义,以种自由形式存在。
情况进步激化,因为在“声音”这个分类之中,慢慢地混进噪音。未来主义音乐,路易吉·鲁索洛和他噪音发生器13,查尔斯·艾夫斯和埃德加·瓦雷兹,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流派和作曲人都起到决定性作用。这切催生“具体音乐”14,1949年,皮耶尔·亨利和皮耶尔·舍费尔共同制作《为个人而作交响曲》(Symphoniepourunhommeseul),其中用到脚步声、呼吸声、关门声、火车声、警笛声。随后,具体音乐研究组成立。
持续改革和创新将后韦伯恩时代作曲家们推向整体序列主义:逻辑严谨程序和理论覆盖所有参数,完全序列化,不断自复制,也就是说,套模型决定个数学结构,这个结构决定其他切。梅西昂、布列兹、施托克豪森、贝里奥、马代尔纳……他们也许是那个年代最有名气代表人物。种前所未有复杂性,能带给们伟大作品,当然也有彻底失败尝试。
就是在这样时代背景之下,来到达姆施塔特。走出校门,想要用整个世界来检验自己,创造些属于、独创性东西,但是那时还不知道,迎接将是怎样世界。
听到、看到切让忐忑不安。“这就是新音乐?”问自己。
记得埃万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