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上层社会白人最可能相信优绩主义神话,那学术界也和科技界样坚定地追随优绩主义,就不足为奇。学术界上层——尤其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STEM)上层——由中上阶层白人男性主导。这是能让优绩主义神话蓬勃发展完美培养皿。因此,最近项研究发现,当男性学者——尤其是STEM领域学者——给声称学术界不存在性别偏见虚假研究和持相反结论真实研究打分时,前者得分更高。[17]实际上,性别偏见不仅不胜枚举,而且有充分文献记录。
来自世界各地大量研究发现,女学生和女学者获得资助、面见教授、获得指导甚至得到工作可能性都明显低于男性候选人。[18]母亲们被认为能力较差,薪酬也往往较低,当父亲却能给男人带来好处(这种性别偏见绝不仅限于学术界)。[19]然而,尽管有大量数据证明,学术界实际上远非实行优绩主义,但大学仍在运行,仿佛男学生和女学生、男学者和女学者是在公平竞争。
学术界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多少文章,但发表文章对男性和对女性来说是不同。许多研究发现,女性作者论文在双盲评审(作者和审稿人都不表露身份)中更容易被接受,或者得到更高评价。[20],[21]在这点上,尽管证据各不相同,但考虑到学术界已经确认存在许多男性偏见,似乎没有理由不进行这种形式盲审。然而,大多数期刊和会议并没有采用这种做法。
当然,女性学者也能发表论文,但这只是成功半。被引用次数通常是决定研究影响力个关键指标,而研究影响力又会相应地决定职业发展。几项研究发现,女性被引用次数整体少于男性。[22]在过去20年里,男性自引用次数比女性多70%[23]——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引用其他女性作者,[24]这意味着发表文章差距成种恶性循环:发表论文女性越少,论文被引用差距就会越大,这也就意味着女性在事业上无法获得应有进步,如此循环往复。男性默认思维进步加剧这种引用差距:由于学术界普遍使用首字母而不是全名,学者性别往往不是望即知,导致女性学者被假定为男性。项分析发现,女学者如果被当作男人(比如同行认为P代表保罗而不是葆琳),被引用次数是相反情况10倍以上。[25]
经济学家贾斯廷·沃尔弗斯在为《纽约时报》撰稿时指出,与此相关,个男性默认习惯是,记者常会在第作者实际上是女性情况下,将男性撰稿人称为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