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也比两年前看着苍老,精神却很不错,双目中色彩与比他年轻许多人几乎没有差别。
他带着赵国人去西域之前,宋佩瑜曾给他个小册子,说是在各种古籍上抄录下来只在西域存在东西。
宋佩瑜希望襄王能找到这些东西,并带回来。
襄王出发时候,还笑宋佩瑜过于天真,竟然会相信所谓‘古籍’。
他年轻时刚开始走西域商路,尤其是第次走西域商路时候,也如宋佩瑜这般天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相关古籍,以为只要他准备足够充分,就能让西域之行更顺利些。
结果就是襄王险些被那些‘古籍’坑死。
吃过无数次亏后,襄王才明白,世面上流传所谓古籍,大多都是从小就没去过其他地方,甚至连出生县城都没离开过人,自娱自乐写出来打发时间东西。
等到手头没钱时候,这些人便用这些随便写出来东西从经过游商那里换钱。
游商们大多都知道所谓‘古籍’真面目,最多也就给这些人个笔墨钱,当成话本子买下来。经过些特殊手段处理做旧后,再卖到别地方,就逐渐变成真正‘古籍’。
有格外好故事,游商还会专门找人将‘古籍’上内容抄写在能保存更久羊皮纸上,好让‘古籍’能卖更高价钱。
心思比较多游商甚至会特别留意谁‘古籍’比较畅销,专门花费比较高价格与那个人达成共识,让那个人长期稳定提供新‘古籍’。
最让襄王无可奈何是,就算他在吃亏后,专门找来能分辨做旧还是真旧纸张能人,还是不能避免被骗。
因为几百年前文人和游商,与现在文人和游商没什太大区别。
假古籍变成真古籍,仍旧不是襄王想要古籍。
就算运气好收集到是真古籍,作者当真去过西域,也不能保证作者会不会在写下古籍时候使用‘春秋笔法’,稍稍省略些不愉快事,在愉快事上多花费些笔墨。
总之离不开‘面目全非’四个字。
襄王想与宋佩瑜说别抱太大希望,却不知道该从何开始与宋佩瑜讲解各种‘古籍’大坑。
各种优美语言在嘴边打个转,襄王也只是拍拍宋佩瑜肩膀,认真告诉宋佩瑜,他会尽量按照宋佩瑜给他小册子找东西,但不能保证会找到。
然而到西域后,襄王却发现他这次西域之行,似乎和从前任何次都不样。
首先赵国作为九州距离西域最近国家,本身又财大气粗,能给商队提供襄王完全想象不到完美后勤。
正式进入西域范围后,他开始按照宋佩瑜给他小册子找东西,居然能找个准。
就算暂时不能找到册子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