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耀面惋惜着那只飞走大蝴蝶,面看到正在向自己走近那对老夫妻,赶紧三两步上前,将他们手机递过去。
“奶奶,您看看这照片拍还行吗?如果您还有喜欢姿势,还能拍。”
被杜耀唤作“奶奶”老太太,满头银发、面容严肃,尽管很感谢眼前陌生年轻人帮忙,也没有露出很和蔼笑。
倒是旁边爷爷乐呵呵,他怀中抱着只小奶狗,是刚从狗场接回来家庭新成员。
老爷子姓李,说来也巧,就住在颜棠海鲜养殖基地附近,也就是老李村村民。
他和老伴儿年轻时都是来老李村下乡知青,因缘际会起成村里唯二小学老师。
后来,高考恢复,他们又同上榜,成师范学院学生。
溪水村和老李村附近是出名贫困,俩人走,村里小学就再也开不下去。
等二人毕业,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会再次回到老李村,这扎根就是几十年。
许多人为他们可惜,当年第批经过高考毕业大学生,是多珍贵呀,怎就又回小破地方教书呢?
但也是因为有这两个老师在,附近三四个村子才有唯学校,他们也许并没有教出多少考上知名大学学生,却扎根乡村,给想要上学孩子个希望。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科技也在欣欣向荣发展,国家大力开展扶贫工作,他们那所唯小学,终于有来支教接班人。
两个早已到达退休年龄老教师,也终于可以退休。
只是即使退休,两人还是放心不下学校里事物,尤其是李爷爷,他甚至怕支教男老师受不住苦跑掉,还专门去守过几天学校大门。
不苟言笑李奶奶也时常送去些吃食,希望两个刚大学毕业小伙子能坚持住。
就在这种忐忑中,京郊被开发,出现城市中商圈、公交环线等设施。
又过段时间,慢慢有大企业入驻。
三四年后,京大新校区选址定在这里。
又两年后,原本唯镇中学,被教育局并入京大附属中学,师资力量得到大规模提升。
同年,为数不多几个小学在“即将废除”议论纷纷中保留下来,并获得批专项拨款
教育资源再次得到整合,原本破败学校经过修缮,增加间具有重大意义多媒体教室。
两个前任老师喜不自胜,向寡言刻板李奶奶甚至开口说:“闭眼前能看到这些,咱们也该知足。”
本以为最后十来年人生路已经确定,左不过是温饱而已,还有什愁呢?
万万没想到,事情还会再次发生转机,先是溪水村爆火,再是原本镇里,现在三航区沸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