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彧问:“广州学塾建造进度如何?共有多少学子,需多少夫子,多少课本?”
“起奏陛下,广州府共建学塾百七十二所,大多已经建成。目前已有五千六百四十七名学子报名,初略估计需夫子三百人左右。课本数量待八月报名截止期后才能确定。”王启说。
萧彧又问:“到九月开学,尚有三个月时间,交州能否完成学塾统计与修建?”
王启略迟疑:“问题应当也不大。只是头批学子数量恐不会多。”
萧彧说:“如此也可,便劳烦王大人去安排。”
“臣遵旨!”
萧彧看着站在王启身后排王家子弟,说:“这些都是爱卿族中才俊?”
王启回头看眼:“正是。请陛下考校。”
萧彧看着那群人,共九个人,从十几岁到三十几都有,都表人才,不由得笑道:“王家子弟果然都是芝兰玉树,欢迎你们来番禺。可愿意在朝中效力?”
年纪最大个上前跪拜:“王家子弟愿为陛下效力。”
萧彧笑着说:“不用跪拜,起来吧。尚书大人应当也与你们说过这里规矩,不喜这些礼仪。都说说自己喜好与擅长,从前在京中可有任职?”
萧彧并不问他们九品中正品阶,只问他们喜好与特长,有什工作经验。
这些人除年纪最大王霖担任过著作郎外,余者皆未出仕,王启算是身居高位,可见太原王氏在安国也不怎得势。
萧彧说:“正好,朝中正缺著作郎,便由王霖来担任吧,归礼部管。其他几个便都由王大人安排去学塾先担任夫子吧,待明年三月选拔考试时再与其他学子并考校。”著作郎便是史官。
这个结果不仅令王家子弟十分意外,也令王启很意外,他以为朝中如此缺人,他王家子弟都是才俊,随便都能捞个官做,没想到萧彧竟然让他们直接去当夫子。
王启也不好说什,只得说:“臣领旨。”
王启带着族中子弟离开时候,萧彧说:“王大人留步。”
等其他人都离开之后,萧彧才说:“王大人是否有些疑惑,为何让你族中子弟去当夫子?”
王启低下头:“臣不敢妄测圣意。”
萧彧说:“王家子弟都是才俊,然世家子弟自小锦衣玉食,不知真实民间生活,所以想让他们都先去学塾中体验番广州民生,如此才能真正为民做主。望王大人安抚好子弟情绪。”
“陛下深谋远虑,臣佩服不已。臣会谨遵圣意,安排子弟去各地学塾担任夫子。”王启心里其实也有点儿高兴,他族中子弟都自视颇高,来番禺后,皆有种城里人下乡优越感,连他这个族叔都不怎放在眼中,如今萧彧要打磨这些人锐气,可不是个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