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支撑和腾空时角度平均相差1.96°,右支撑和腾空平均相差1.55°。而跨栏黄,她这两个数字分别是1.99°和1.61°。”曼利说,“而陈,她是3.01°和2.88°。”
没人说话,除若有所思刘鑫源恐怕别人都还没明白他想说什。
曼利看陈焕之眼,陈焕之在座位上瞪大眼睛盯着那三行代表她们三个人表格,他又切换张幻灯片,“这是们数据库中根据十二年来全美锦标赛200米决赛录像而做平均数据分析,在历年奖牌得主中,只有两个人左支撑和腾空角度相差超过2.1°,其他所有人都保持在1.7到2.1°之间。”
“陈,在你沿着弯道跑动时候,”曼利说,“你花过多精力,控制每步落地瞬间,这让你用力过猛。在其他人只需要向外倾斜两度时候,你不得不倾斜三度。这种超出常态摆动幅度代表你肌肉紧张、神经也不放松,速度损失很小,但恐怕你在这样状态下跑不出自己应有速度。而且这种用力控制会额外加剧你体力消耗,这也是为什你跑到200米最后会超出常理地累。”
“看下你亚运会决赛录像。你最终成绩22秒13。在前100米你花11秒17,而后100米你用10秒96,这跟你百米成绩可差得太远。”
陈焕之有点沮丧,是,在过弯道时候用技能是个大挑战,与直道不同,不管练习多少次都觉得是个大挑战,“没办法在放松同时完成弯道。”
“但是放松状态下你速度更慢。”曼利点点头,“这几天对你速度进行各种层次测试,在此基础上有个小小推断:你大脑、或者说神经系统,似乎没有办法在瞬间处理好左右脚不同受力。”
曼利很有大学教授风范地扫眼台下迷茫“学生”们,“简单地说,你缺乏天生足够好韵律感、或者说节奏感,这种天赋能叫你更好地在身体不平衡状态下保持高速和平衡。”
陈焕之也被带入节奏中,她举手提问,“可是平衡能力很强?”
“不,那不同。”曼利说,“相信你经过练习能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保持平衡,毕竟你有个非常强大核心系统,但是保持高速,那对你神经系统来说是另个课题。”
“也向刘教练咨询过你200米训练经历,想你应该是在发现自己缺点后,通过大量练习,找到个最适合你固定节奏,这就是为什别人左右支腾时间差随着速度变化而变化,但你几乎不变。但为保持这种固定节奏,你用力过猛、重心晃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