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匡虽迂腐些,却是先帝之师,朝中还有不少他弟子。陛下得他扶助,是极大助益。”
刘藻转目过来,她知桓匡是先帝之师,却不知他还有许多弟子在朝为官。
“谢相当年是帝党。昭帝冲龄践祚,大权落入梁集与大将军之手,他要夺权,少不得与这二人周旋。可惜昭帝年少,哪里能斗得过两位老臣。”梁集是她父亲,她此时提起,竟是与提及大将军般口吻。
刘藻重新坐直身子,专注地望着太后。
太后也不停顿,径直往下说:“幸而有谢相辅佐。陛下恐怕不知,谢相宦途颇为不易。她是卫皇后抚养大,本该安逸富贵,可惜巫蛊之祸,将卫氏门都扫进去,卫皇后与卫太子先后自尽。她在宫中,不知怎保全下来,武帝悔悟后,不免对卫氏有所补偿。”
太后说是十三四年前旧事,那时谢漪也只十四五岁。
“可惜卫氏自大将军过世,便无成器之人,全部加起来,还不及谢漪人。谢相母亲卫少儿是卫皇后幼妹,她嫁入谢氏,是第二嫁。谢相虽不姓卫,却与卫皇后最为亲近。武帝便将补偿都落在她身上,先让她出仕,后将她安排到昭帝身旁。”
“谢相辅佐昭帝,得昭帝全部信任,昭帝十四五岁,谢相频频用计,使他组起帝党,能与梁集、大将军抗衡。至十七八岁,帝党势力壮大,竟有压过两位老臣之势。昭帝掌握大权,顺势拜谢漪为相。自此,谢相后半生本该顺,谁知昭帝却因病驾崩。帝党分崩离析,她收揽十之七八,余下二三或入梁集之手,或入大将军之手。”
刘藻听到此处,立即明白过来。
为何桓匡迂腐,昭帝却忍他六年之久,因他弟子众多,是最好媒介。帝党中必然有许多是桓匡弟子。谢相收拢十之七八,但未必就稳,大将军虽归附她,也未必多真心,她用桓匡为帝师,是为安抚帝党之心。桓匡弟子因此受益,余下之人也会念及先帝旧恩。
难怪她说,“天下间若有人可为帝师,必是桓师。”
刘藻气得要命,拢在衣袖下手不住发抖。
用桓匡为帝师,多好啊。既可使她满耳朵《诗经》,不通朝政,还能笼络人心,巩固大权。这还不止,她还将外祖母拿捏在手。哪怕为外祖母安危,她也只能听命行事。
刘藻心冷透。她闭上眼,双唇紧抿。
太后在旁,看得兴致盎然,小皇帝生气而克制模样真是可爱。她也不再说下去,点到为止。正想着等陛下稍稍平静些,再提提同对付谢相之事,不想只过数息,刘藻便睁开眼睛。
她眼中很冷静,冷静得多头,转目望过来,太后怔,话到嘴边,又咽下去,说起旁事来。
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