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静回答,“佛告诸弟子:人生是世禀受身形。肉眼所见,不能复见知前世所从来处。于是当老死。往生后世,更受身形,则亦不能复识知今世之事也。”
他顿顿,静静地看着池罔道:“以池施主之慧,应当是读过这篇经。”
池罔点点头,不否认道:“你们佛祖认为,当被桎梏于肉体中时,便看不见前世来处,也看不见生老死后,去何种归处。身不由己地重复着这个过程,每世却都懵懵懂懂,毫无所知。”
“生死,识神转易。十二因缘,痴为其主。懵懵冥闇,转不识故。”池罔走到他身边停住脚步,他没抬头直视他,声音却显得温柔,“和尚,你告诉,这是什意思?”
这篇经文缘起于位比丘尼,她询问佛祖,人在死后是否真有六道轮回存在?佛祖便用这篇经文,回答她疑惑。
池罔背诵这句经,说是人受轮回之苦,在死、生交替时,神魂意识就不复存在。而“无明愚痴”让人看不见去来因缘,脱离不开轮回,就算再世为人,便也是什都不记得。
子安只道:“善哉,施主是有缘人。”
门口十分狭窄,池罔却偏偏站在这里转个身,他靠得近,自己却仿佛浑然不觉,“你还没回答话。”
子安语气温和解释道:“贫僧修行不足,看不见业因由来。若是有朝日悟菩提正道,自会洞察切去来归处,看清切过去和未来。”
他退出池罔房间,“天色快亮,池施主早点休息,贫僧便不多打扰。”
池罔倚着门,看着他身影,轻声道:“那你知道你来处吗?”
和尚安静地站在门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他后退几步,神色在黑夜中看不清楚,向池罔双掌合十行个僧礼,便转身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
池罔:人若是有前世今生,那你会不会是……
子安:贫僧是……诈尸回来。
池罔:……
————————————————
引用:
1.”若以色见,以音声求,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引自: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佛告诸弟子:人生是世禀受身形。”引自:
东晋·竺昙无兰(译)《佛说见正经》
文中对于《佛说见正经》解释,参考同名百度百科词条下白话译文。但无直接引用,还加入点作者愚钝浅薄理解。
如对这篇经文感兴趣,还请直接搜索《佛说见正经》这篇经文不长,会就能读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