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恋其实更加久远,更加痛彻心扉。
在普鲁斯特小说中,青年文学家布洛克如是谈论威尼斯之旅:“当然,为跟美丽女人喝酒,那里还是值得去。”关于海滨酒店则说:“受不这种大篷车旅店假模假样排场,茨冈人让觉得恶心,你赶紧派人叫他们闭嘴。”1909年,十八岁曼德尔施塔姆在写给维雅切斯拉夫·伊万诺夫信中,同样竭力模仿成熟诗人欧洲腔调:
品位非常奇特:喜欢毕恭毕敬奴仆,喜欢电梯悄无声息行驶,喜欢酒店大理石大堂,喜欢在幽暗沙龙里仅为两三位专业听众演奏莫扎特英国女人。喜欢欧洲资本主义舒适,不仅在生理上,而且在情感上亦对其十分依赖。这些,也许都该归咎于孱弱健康状况吧?但从来没有问过自己,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后来,纳博科夫在Speak,memory书头几章中写道:
永久(且永远失落)瑞士宾馆,英国橡胶脸盆,锃亮普尔曼式车厢;但语调中有些难以捉摸东西,让人感觉到在讲述者及其资本主义享乐之间存在着某种间隙和穿堂风。曼德尔施塔姆家急剧贫化,这是他们最后次出国,前往欧洲。这次旅行令他念念不忘,直到其记忆被20世纪30年代伟大诗歌所填满。
g,m后那年,圣彼得堡作家之家举办次当代诗歌之夜。那里陈列着尊诗人纳德松[19]半身像,他在19世纪末取得非凡名声,却不幸英年早逝,二十年后被人彻底遗忘。位老女士玛丽亚·德米特里耶夫娜·瓦特松,诗人生前朋友,对阿赫玛托娃说:“想把他从这儿带走,不然他们会羞辱他。”
也害怕自己会羞辱到这些人。自己越是体会到这种羞辱,越是感受到与他们中每个人在血缘上亲近,就越是怕得厉害,无论他们将自己犹太属性视为某种耻辱缺陷而刻意隐藏,还是将其当成帽徽,故意戴给所有人看。很快,就连这个选择本身也要变成伪命题。不管犹太人如何对待自——自己血脉、不死灵魂和易腐肉身,都无法改变其与外部世界合约,对此,20世纪已经给出证明。就连弱者权利——背叛与否弃——也会被同取缔。集中营适用于所有人,包括无神论者和改信基督教者。
1933年4月20日,托马斯·曼在日记本中写道:“在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人们对于犹太分子愤懑。”这句话背景是新近颁布条法令,禁止犹太人占据国家公职,此后类似限制陆续增加到数十条,其宗旨在于遏制犹太分子,步步为营地瓦解擅长忍耐犹太文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