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古盛典,繇祖宗来暨神考,究论弗及成。
——徽宗感谢蔡京对修建明堂贡献
早在登基之初,徽宗就逐渐认识到,发起项工程并看到它步步完成,是非常令人满足事情。他喜欢看到所建宫殿进展,喜欢与奉他委派负责研究工程学者讨论,还喜欢对宫廷画家进行指导。徽宗在位第七八年时,已经对着手进行更宏大雄伟工程胸有成竹,而此后十几年中,他不断启动些大工程。
本章将阐述徽宗发起六项宏伟工程,其中两项是编纂书籍,项是绘画,项是收藏和整理目录工作,还有两项是建筑工程。方面,这些项目反映徽宗在文化、宗教和艺术领域广泛兴趣,而从另方面看,它们也显示徽宗独特个人风格。尽管所有工程目标都雄心勃勃,但它们在设计上却分别针对道士、儒家礼仪专家及艺术收藏家等不同观众。
新仪典
儒家礼仪经典中对君主行使礼仪赋予宇宙学意义,例如《礼记·礼运》称:“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1]
然而,对于那些试图精心安排君主祭祖、祭天和祭神仪式*员来说,这些礼仪经典并没有太大用处。因此,几百年来,z.府中负责国家礼制儒家礼仪专家准备很多切实礼仪指南。到宋朝,此类文献已经卷帙浩繁,且相互间不乏矛盾之处。在有些事项上,不同经典在内容上差异导致不同观点,另些则让人们对更广义礼仪心生疑问。有礼仪行为被指责并未真正遵循古代传统,有些又被批评过于胶柱鼓瑟。知识分子对不同礼仪经典态度,尤其是对《周礼》观点,也会影响到儒家礼仪专家立场。在新政时期,王安石赞同《周礼》,因为它在人们生活各个方面都堪称激进分子典范,因此,援引《周礼》可以作为表态支持新政种方式。
徽宗登基之初,还没将这些礼仪问题仔细想明白,就不得不开始主持祭礼。应以何种规格礼仪来祭祀哲宗,又如何在太庙中供奉哲宗灵位,他在决定时可以倾听各种观点,但不能迟迟不做决策。尽管他花颇长时间考虑郊祀祭坛合祭天地正反意见,却无法对国家祀典受到深远影响面面俱到。每当对某件事心存疑问时,徽宗总会去问,父皇当初是如何考虑。
徽宗执政将近七年时,决意对整个国家礼制进行改革。1107年正月初,徽宗宣布设立议礼局。议礼局设七名*员,任务就是研究古代礼仪方面文献,对宫廷礼仪制度提出改革意见,在合理情况下,尽可能将礼仪恢复到更为崇古形式。[2]徽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