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敦煌千佛洞与考古学》文中,首先谈到如何将考古学运用在敦煌石窟研究中问题。1951年,宿白、赵正之、莫宗江、余鸣谦到敦煌石窟勘察,指出敦煌石窟保护中存在各种问题,提出加强保护建议,特别提出要加强对石窟建筑、壁画、塑像研究,形成《敦煌石窟勘查报告》文。
1956年,宿白著《参观敦煌莫高窟第285窟札记》,初次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通过莫高窟第285窟壁画研究,对莫高窟北朝洞窟做分期。1957年,文化部曾经召集专家学者制订编辑出版《敦煌石窟全集》计划。
1962年9月,宿白先生带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学生到敦煌莫高窟实习。在此期间,他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做著名《敦煌七讲》学术讲座。他指导学生按照这个科学方法,选择莫高窟典型洞窟进行实测和文字记录实习。敦煌文物研究所在听取和学习宿白先生《敦煌七讲》之后,正式开始对莫高窟崖面遗迹全面测绘和文字记录,以及对敦煌莫高窟洞窟考古报告文字记录、实测绘图和照片摄影工作,完成第248窟、第285窟测绘图和第248窟考古报告初稿。这是对石窟考古研究初步实践。
这时期莫高窟窟前遗址发掘取得很大收获。1963—1966年,配合莫高窟南区危崖加固工程,对莫高窟南区北段和中段长约380米区域内进行清理和发掘,共清理出不同时期22座窟前殿堂遗址、3个洞窟和4个小龛。底层洞窟之下发现3个洞窟,不仅搞清莫高窟崖面洞窟分布有五层之多,而且揭示莫高窟创建初期窟前地面高度,要低于现在地面4米以上。修建现底层洞窟窟前殿堂遗址,乃唐后期窟前地面升高所致。探明南区底层洞窟在五代、宋、西夏、元时期曾建有窟前殿堂,形成“前殿后窟”建筑空间格局,殿堂建筑结构有包砖台基殿堂式建筑和没有包砖台基土石基窟檐式建筑两种。相当于五代、宋曹氏归义军政权时期整修,使莫高窟外观达到历史上最为宏伟壮观时期。
过去石窟内容和供养人题记调查、记录,在这个时期又做进步校勘、增补,使其内容不断完善、准确。在调查过程中对石窟内容和时代有新认识,新发现。
第四个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这时期是敦煌石窟研究全面发展时期。
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扩建后研究院扩大编制,增设部门,汇聚人才,在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洞窟断代分期等方面,都取得批为学术界瞩目研究成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