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日本派遣430名海军陆战队员进入汉城,虽然人数不多,但却展现出让人无法置信迅速行动力。6月16日,又有4000名日本陆军在仁川登陆。陆奥说出这样深沉话语:
z.府计策是在外交方面居于被动者地位,而在军事方面则要时刻掌握先机。
陆奥暗示道:“在外交方面,日本不得已,只能采取被动姿态。但在军事方面,则在确实地准备着。”
以前人们表达方式还真是有意思。“被动者”这个词在现代几乎已不再被使用,就是自己并不想做,“被如何如何”被动形态。关于“军事方面则要时刻掌握先机”这点,许多学者做过相关研究。例如,从广岛派出军队最快需要多少时间抵达朝鲜半岛仁川,结果发现,日本确从相当早时候就已经开始进行相关准备。但至少在外交方面,陆奥认为还是要等待“朝鲜发生动乱、中国首先出兵”时机。
朝鲜局势已经趋于稳定,但是日军与清军却开始在朝鲜对峙。甲午战争是在个月后1894年7月底(宣战时间是8月)开始,那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什事呢?
陆奥宗光提议,由日本与清朝起向朝鲜z.府要求改革,并表示“在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前,不会撤兵”。这可真是有点微妙呢。日军与清军正在对峙,而朝鲜被要求“改革”是编制预算、制定征税手段等绝非朝夕可成项目,日本还提出要求,在改革取得实质进展之前不撤兵。
这就是“外交方面居于被动者地位”。反正无论是谁,都很难批判要求经济改革这种事。虽然朝鲜z.府确实需要经济改革,但是日本不撤兵举动很难说是被动者,这种立场显然更主动,更有攻击性。
方面,清朝义正词严地表示,最重要就是双方起撤军;另方面,对于日本提出改革朝鲜内政要求,则表示“日本自己去处理就行”。因为当时朝鲜z.府内部有许多亲清派,已经不存在听从日本指挥势力。从清朝角度来看,大概是认为陆奥强硬态度只不过是表面功夫而已。因为清朝解到,当时日本帝国议会上发生争执,z.府如果不停止宪法,可能就没法通过预算案。所以日本应该只是做出需要处理国际问题姿态,来给解决国内问题争取时间吧。如果阅读中国方面史料,就能够发现当时清朝驻日本公使做出上述判断。
清朝反驳
当陆奥强硬地表示“不撤军,日本决意即使只有自己,也要进行朝鲜改革”时,清朝进行相当聪明反驳,让日本时语塞。如果站在清朝派驻朝鲜顾问立场上,应该如何反驳日本要求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