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这个说法信为确论,津津乐道。这个现象本身,足以说明匈奴历史中存在着许多非历史内容。
但要正确解读匈奴历史也非件易事,因为匈奴人没有留下任何直接文字资料。匈奴不像突厥、契丹、女真和蒙古那样各有自己文字与文献,记录匈奴历史文献资料全都是由对匈奴持敌对态度汉朝*员用汉文写下来。汉文史料提供描摹匈奴历史轮廓几乎唯依据,而教科书中有关匈奴叙述都来自这些依据。汉文史料以可靠性高而著称,但关于匈奴人和匈奴国家起源、发展、衰落与去向,仍然存在着大片大片空白。匈奴不像突厥那样与东亚文明圈以外波斯文明和罗马(拜占庭)文明发生深刻碰撞,也没有像突厥那样,由突厥人自己、也由周边定居文明国家(如唐朝和波斯)留下许多反映突厥人相貌雕塑和绘画。
就欧亚大陆历史来说,匈奴帝国是在以连绵草原为主要地理特征中央欧亚(CentralEurasia)出现第个骑马游牧人建立大型帝国,幅员之辽阔,足以与同时代任何个定居王朝相比。但是,们无法知道匈奴人是何时成为游牧民,更无法知道他们是怎样以及向谁学到建立庞大国家组织所需要政治技术。现在学术界相信,作为种经济生产方式和人类社会形态游牧,要比农业和定居社会出现晚得多。游牧基本要素是马驯化和骑乘,这种技术到底是从南俄草原上兴起从而逐渐传播到东部蒙古草原上,还是多元起源、各自独立发展起来,到现在还存在着定争议。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作为草原政治体高级形态匈奴帝国出现,绝不应当是像它在史料中所呈现出来那样突如其来。
在匈奴帝国崛起以前,中西史料都记录欧亚草原上某些游牧集团或准游牧人群力量,比如希罗多德所记录斯基泰人,以及中国先秦史籍中各部戎、狄,但把他们看成匈奴帝国前奏,还需要有更直接和可靠证据。对此传统文献显得无能为力,后起考古学相对有用武之地。近代以来,考古学家在华北、西北、蒙古高原及西伯利亚等地区工作,为解读匈奴文化源流,提供越来越丰富证据和线索。
近个多世纪以来,俄苏、欧美、日本、中国和蒙古等国家或地区考古学家,在中央欧亚广大范围内,特别是在东起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至里海和高加索内亚地区,发现大量与匈奴文化可能相关些古老文化,如那些极有特色饰牌、短剑和匕首等青铜器。现在已经被弃用术语“鄂尔多斯青铜器”出现,本来是专指这类明显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