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个‘土’字给她看,没准她还晓得怎读。”赵先生揶揄道,“可两个土摞块,她就不知道该念什。”
这话传到父亲耳中,他只是笑。在他看来,赵锡光本是个,学问其实也很有限,“不信,你明天上课时问问他,要是把三个土搁块,这字该怎念?”
当然没敢去问。
村里人若是在路上遇见赵锡光,照例会客气地尊他声“赵先生”,可在背地里,大家都称他为“”。在们那带,所谓,指是专门替人做合同、写状纸类人,言语间颇多贬损之意。
若不嫌饶舌啰嗦,在这里倒可以给各位讲个小故事。
临解放前夕,们村忽然来个独臂中年人,名叫唐文宽。此人虽然衣衫褴褛,不修边幅,却是个滥好人,见人就鞠躬,说话三分笑。他对自己过往经历,家居何处(包括他那条胳膊是怎丢失),始终三缄其口。他从赵锡光个堂叔手中,买下村东处带小院砖房,在村里落脚。买房契约当然出自保人赵锡光之手。
唐文宽见房契上明明白白地写有“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上连砖瓦木料,下连地基石墩”之类套话,就爽快地签字画押,并付清全部款项。没想到,三个月后,帮打手找上门来,讨要猪圈和柴屋钱。猪圈盖在门廊右门前,柴屋则在后院,两者均未写入契约。唐文宽找来合同,细细看两遍,只得自认倒霉。他不仅如数偿付猪圈和柴屋钱,还请那伙打手吃顿山芋粥。这帮打手后来见人就说,唐文宽实在是个“仁厚知礼”人。不过,此事也导致另外个意想不到结果:因对赵锡光怀着怨恨,无论在什情况下,唐文宽都拒绝与赵先生说话。
唐文宽有个绰号,叫做“老菩萨”。到夏天夜晚,村里孩子们扔下碗筷,就会往唐文宽家里跑,坐在他们家天井里,听他说《封神榜》和《绿牡丹》。他们父母来找孩子回家睡觉,有时也会倚在门边听段,听着听着就入迷。只要村里小狗摇头摆尾地跟着唐文宽走上段路,他都会停下来,跟小狗说会儿话。可是,唐文宽从不与赵锡光说话。每当村里有婚丧嫁娶类事,喝酒时候,总有好事之徒故意将两人往个桌上凑,然后躲在旁瞧热闹。
顺便说句,九五五年,当赵孟舒服毒z.sha后,他那妓女出身遗孀归宿,时成村里人议论话题。最后,她出人意料地嫁给“老菩萨”唐文宽,让人颇觉蹊跷。说“嫁”也许不很确切,因为他们并未办理任何法定结婚手续,用村里人比较通俗话来讲,他们只是搬到块住,“成天日屄捣鬼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