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导师出门。
在走廊里,周蓉向老师要支烟,也吞云吐雾起来。
汪尔淼说:“不谈那些。谈谈第二件事,咱俩出国事。决定不去,你自己去吧。”
周蓉听罢急,从接到法方邀请函到将签证办下来,已经大费周章,基本上都是她个人跑下来,付出不少时间和精力。好在省外事办有专人代办公费出国人员护照,否则她和导师还必须亲自去次北京呢。为及时拿到护照,周蓉背着导师向省外事办同志送礼。法国是她特别向往国家,能与导师以学者身份去次更令她高兴。
她再三询问,汪尔淼才说出他想法——目前东三省财政尤其吃紧,许多企业发工资都困难,知识分子不能只在乎自己,为国家省点钱吧。
汪尔淼这说是有原因,法方邀请并非国家行为,而是几所大学文化社团民间行为。他们资金并不充足,邀请函上写得明白——只负责报销去程机票以及会议期间食宿和参观费用,回程机票由与会者自理。
周蓉说:“咱俩买回程机票钱都申请好呀,领导们也都认为对学校是件好事啊!”
汪尔淼说:“是啊,他们确实直都那认为,但自己心理上有障碍。”
“您心理上障碍完全没有必要哩!好比在饥饿年代领导人不吃红烧肉,对挨饿老百姓有什实际意义呢?”周蓉快急哭。
汪尔淼说:“是没什实际意义。可人是很奇怪动物啊,对某事心理上起障碍,就会产生排斥感。周蓉啊,决心已下,不变。绝对支持你去,你们年轻同志应该多出国交流。中午通知学校,可能批准你前去参加研讨会传真已发往法国。”
周蓉二话不说,拔腿就往楼下跑。她知道,外国人办事向很认真,如果最后传真上写是张三结果去却是李四,人家也许会拒不接待。
她口气跑到学校外事办。还好,传真并没有发出。
她要过传真稿,也没细看,掏出笔就把自己名字改成汪尔淼名字。
外事办同志说:“得,你这改,又得重打份。”
她说:“那就麻烦你们重打份。”
外事办同志问:“改成你导师去,他同意吗?”
周蓉说:“从他家来,已经说服他。”
外事办同志说:“其实没人对你们师生俩都去有什意见,完全是他自己想得太多。”
周蓉说:“是啊,他就是那个人。”
九八八年初,在这所省重点大学里,还没有多少台电脑。绝大多数师生对电脑还没有概念,打印之事仍由打字室完成。周蓉怕外事办同志阴差阳错办砸,亲自跑去请打字员重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