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给顾客每尺都让出三寸。让出去是布,得到是口碑。
这商人便也十分叹服,说窝在襄城,是委屈人才,问大烈要不要跟他去南洋。大烈说,这中国人,大概还是在中国地界上,才知寒暖。商人便叹口气,说,也对,安土重迁是本分。这次回去,大概就不回来。你若不走,想你能将这店接下来。大烈说,那自然很好,但只怕本钱不够盘下来。商人便道,是说,送给你。你这些年为赚不少钱,将这些铺面都留给你,将来经营成怎样,就是本事和造化。
又过几年,西门路东开家“景盛公”。这是襄城第家洋货行,冯大烈算是又开个先河。因为先前经验和口碑,又讲诚信,这生意便如虎添翼。外商都愿意请他做商保,来二去,和他合作也渐成为赊销。他再转手鲁西南、豫东等地商贩赊销,卖货点由江浙往南路拓展到上海。因为经营有方,供求有致,获利颇丰。到光绪二十六年,他将部分资金投向金融业,开办数家钱庄。同时又在风化街、艺波巷、襄阳路、文亭街带大置房产。
富,他就将那独轮车用红缎子布封起来,悬在堂楼上,提醒自己莫忘微时。又经常周济穷困,因此在襄城八县威望日隆。
有关他善行,确有兼济天下意思。光绪二十四年,襄淮带遭水灾,出万金救济灾民。他出巨资买米、豆饼、杂粮救济民众。修筑黄河大堤时,他又承担修建最长地段,且独资重修鼓楼。
对这个不可谋面曾祖父,她总有些莫名亲近与忧伤。她个人,偷偷去祠堂看悬在堂楼独轮车,车上缎子早就破败污秽,黯淡地发着红。她就坐在门槛上,想那不知是多少年前烟火气熏。这个曾祖父,富甲半城,据说到老自奉俭约,独善其身。衣服还是补丁摞补丁。莫说是他自己卖过洋烟,连土烟都稀罕。她就嗅嗅鼻子,想他抽过芝麻叶,该是什样味道。这老人事迹,和她读过四书五经,总有些壁垒分明。每每她不想读这些咿咿呀呀,先生便拿出戒尺,说,小姐,你莫说为自己,可怎对得起这冯家祖宗。
先生便告诉她,这太爷爷是斗大字不识几个,只好随身揣着枚印章。于是发狠要让后代读书考取功名,女子弟也要识文断字。他捐资两千金设义塾两所,当时两江总督刘坤以大烈“乐施不倦”,专折上奏,被朝廷奖给品封典。也是善有所偿,后来次子果然中举人。
她也知道,这举人儿子便是分家出去二爷爷。本来是这佳话主角,偏偏是最不成器个。吸大烟,房接房地娶姨太太。儿子自然是不少,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