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数据只能作为备份。然后等患者病情加重以后,用物理刺激方式,把这些数据反向输入大脑。
在实际使用中,这种治疗过程需要花费长时间疗程,还要有医疗机构专业引导来进行,这种引导最重要个原则,是要确保个人脑部全部信息都已经得到记录。
这种技术本身原理其实是通过检测脑部活动,或者脑部活动产生脑电波,来分析具体产生信息,以及产生信息整个机制——后者几乎就是在检查整个大脑逻辑结构。
如果把人大脑比作个迷宫,这个迷宫有无数个入口和出口,而人每个意识活动,就好比只老鼠走进这迷宫,然后从里面出来。
这种技术就等于是在每只被放进去老鼠身上装定位器,根据统计学,不管这个迷宫有多复杂,只要放进去老鼠足够多,最后总是能够完整得到整张迷宫全部路线图。
在联邦,这种技术可靠性已经基本得到证明,也被广大科研人员承认。
这种技术刚刚出现时候,要达到在感官上完全复制出个人思维模式——或者说人格模式,而不被其他人分辨出来,起码需要累计采集两年以上数据量。
但是随着研究深入,科研人员逐渐可以用越来越少老鼠,得到越来越详细地图,他们根据之前大脑结构数据情况,甚至可以优化老鼠入口投放——尽量在那些需要绕远路入口处投放更多老鼠,在同时间内得到更多信息。
发展到现在,完整复制出个人思维模式,往往只需要两天甚至几个小时。
但这种复制技术始终存在个最大缺点,那就是这项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只注重人思维模式,也就是说,注重人大脑这座迷宫形状,但对于迷宫内具体陈舍,迷宫墙壁上花纹,地板粗糙程度……也就是具体记忆,复制量是很少。
这主要是受两个因素限制,第,不管是联邦人还是地球人,在大脑运作原理上基本都是类似,在大脑平时工作过程中,大部分人更多是使用潜意识。
这就好像当初吴清和沈文,他们开始都没有感觉到异样,因为整个大脑“感觉”是正常,复制技术复制,就是大脑平时这种“正常感”。
在复制出来迷宫中,老鼠似乎还是按照原来路线跑进去和跑出来,整个大脑意识产生和交互似乎没有什问题。
但当人真企图主动审查自己迷宫,从中调用真正数据——也就是组成迷宫块块地板时,就会发现情况不对。
因为复制出来迷宫,完全没有地板,所有记忆只是种“感觉”,是复制体自己认为自己“记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