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现在,这个身材矮小、名不见经传流亡者好像已经预见到自己不久必能具有权威似,根本没有向德国z.府提出什请求,而是向德国z.府提出条件,说只有在这样条件下俄国旅客才准备接受德国z.府提供方便,即承认车厢治外法权;上下车时不得检查护照和个人;俄国旅客按正常票价自己支付旅费;不允许以任何方式让旅客离开车厢。罗姆贝尔格大臣把这些条件向上报告,直呈送到鲁登道夫[13],无疑得到他首肯,虽然在他回忆录中对这次具有世界历史意义、或许是他生中最重要决定只字未提。德国公使曾想在某些细节上做些修改,因为列宁故意把协定写得模棱两可,为是不仅使俄国人,而且也让同车奥地利人拉狄克[14]免受检查,但是德国z.府也像列宁样着急,因为就在4月5日这天,美利坚合众国向德国宣战,所以德国公使没有如愿。
[12]弗里德里希(弗里茨)·普拉廷(Friedrich[Fritz]Platten,1883—1942),瑞士**党人,职业g,m家,1912至1918年任瑞士社会m;主党书记,是1917年4月安排列宁从瑞士返回俄国主要组织者,后参加第三国际工作。
[13]埃里希·鲁登道夫(ErichLudendorff,1865—1937),第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最高统帅部军需总监,同兴登堡共享军事指挥权,实为战时第二号实权人物。
[14]卡尔·别隆加尔道维奇·拉狄克(1885—1939),生于波兰加里西亚,20世纪初先后在波兰、莱比锡、不来梅等地担任社会m;主党报纸编辑,1915年属齐美尔瓦尔得左派,1917年到俄国加入布尔什维克,后于1937年被苏维埃政权判处十年徒刑,服刑两年后死去。
于是,弗里茨·普拉廷在4月6日中午得到这样项有纪念意义通知:“切按所表示愿望进行安排。”1917年4月9日下午3点半钟,小群提着箱子、穿着寒酸人从蔡林格霍夫餐馆向苏黎世火车站走去。共是32人,其中有妇女和儿童,在男人中只有列宁、季诺维也夫[15]、拉狄克名字日后为世人所知。他们起在那家餐馆吃顿简便午饭,并且起签署份文件,他们都知道《小巴黎人》报上这样条报道:俄国临时z.府将把这些经过德国领土旅客视做叛国分子,所以他们用粗壮直来直去字体签名,以示他们对这次旅行自己承担全部责任和同意所有条件。现在,他们默默地、坚决地踏上这次具有世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