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当年在英伦半岛讲授汉文,为提高个人水平,焚膏继晷,大读英文小说,因此萌生写小说念头;与之相反,年轻时即怀小说家梦想,因为这痴梦,在大学时期也读些英文小说。那时自行规定,每晚睡前至少读二十页,确实坚持段时间,也读些书,比如D.H.劳伦斯《恋爱中女人》《儿子与情人》,他中篇小说《公主》也写得非常优美。哈代《远离尘嚣》《无名裘德》《苔丝》《还乡》也都很喜欢,因小说中那种摆脱不去宿命感,还有那份诗意。
此外,还有两部小说让印象深刻,那就是《九八四》和《美丽新世界》。因为它们,才知道世上还有类“反乌托邦”小说,并被作品中描述世界深深打动,自己也依样画瓢,写人生中第部可以算是长篇小说叙事作品《云中帝国》,只是早扔在旧纸堆中,云深不知处。
在当时,是点儿都不会料到,多年之后,竟有幸翻译《美丽新世界》和《重返美丽新世界》。好比重温旧梦,但这梦其实沉重。作者阿道司·赫胥黎在七十多年前提出那些关于人类命运问题,即便今日也未能完全解决,并依然促使今人对现状进行反省,对未来进行思考。而只有学会反省与思考,人类才有希望。人人都关心这个世界气候、政治、荣耀与恐怖,才有可能解决其间威胁人类命运问题。如果没有反省与思考,任邪恶、恐怖和罪行临在别人身上却不去声援,终有天那些邪恶、恐怖和罪行将会临到们自己身上——这才是真正可怕未来,因为未来就源于当下。
《美丽新世界》作者阿道司·赫胥黎,生于1894年7月26日,卒于1963年12月17日。此人出身世家,其祖父是著名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以“达尔文看门狗”自诩,是进化论坚定信奉者,其名作由严复引介翻译为《天演论》,在中国影响至深;其父伦纳德·赫胥黎则是《康希尔杂志》编辑、传记作家;其母是诗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侄女。可见,赫胥黎家学渊源深厚,加之天资聪颖,1908年进入著名伊顿公学,但因眼疾辍学;后于1913年入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攻读文学,1916年毕业。在牛津期间,他认识劳伦斯,结下深厚友谊。1917年,赫胥黎在伊顿公学执教,并开始诗歌创作,但很快便放弃。在伊顿工作三年间,他屡次前往伦敦,混迹于以伍尔芙为核心“布鲁姆斯伯里圈”[1]。1919年从伊顿辞职后,赫胥黎开始新闻写作,并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小说创作,同年在比利时结婚。1923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