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掉5000元无息贷款,段航夫妇身轻松,杨锐也是身轻松。
虽然感觉上有点浪费——这些钱要是全部买猴票,能买700版,放到30年后,价值个亿。
不过,要借钱赚这个亿,心理压力是很重,相反,先还掉5000元,杨锐再说怎处理剩下6000元时候,大家想法才会趋于理性,这比次就借6000元还轻松。
切处理妥当,杨锐方才返回学校,然后像是什事都没有似,继续他教学计划。
王国华和曹宝明想要炫耀,都被杨锐给制止。
于是,学校里虽然有关于《新概念英语》卖怎样猜测,但因为当事人不说话,猜测还仅止于猜测。
当日投反对票学生有后悔,有不相信,也有漠不关心。
杨锐都不理他们,先将耽搁教学训练给补起来。
作为补习老师,杨锐对于自习时间抓很紧,每个锐学组学员,每天都要完成定量题目,基本上是油印多少题,就要做多少题出来,错题更是反复练习,即使没到题海战术程度,也是在逐渐靠拢。
如今锐学组内成员通常有两种学习方向,种是确定某几门是弱项,就采用诸如背题之类保本技巧,尽量提高平均分,另个方向是觉得某几门有潜力,于是采取分类练习配以题海战手段,尝试拔高。
这些都是后世补习学校用烂技巧,但在80年代还是非常管用。
实际上,以应试为目标学习,就应该像是黄冈衡水类学校,用灭绝人性纪律,惨无人道手段来对付它。因为应试本身就是灭绝人性惨无人道,说要招收23万名学生,多个也不行,哪怕学再好,奋斗再刻苦,但只要全国有23万名学生分数更高,那所有学习和奋斗都显缺乏意义。
对于年龄尚小,心理承受能力差青少年来说,这种制度不仅容易令其痛苦,而且与他们多年来接受认知相冲突。
什勤能补拙,什付出就有回报,什坚持就是胜利,在高考白色笼罩下,统统都没有用。
尤其是80年代高考,从小学开始,批批孩子辍学,批批孩子放弃,到高中,仍然要想尽办法从五六百万,七八百万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二三十万名幸运儿中员,继而获得深造和改变命运机会——这已经不是勤奋事。
在这个时代,每个学生都足够勤奋。所以,学生们除勤奋,还必须拿出比别人强地方,才能把握住次机会。
更聪明头脑?更健康身体?更高学习效率?更好应试指导?更明智选择?更好运气……或者,更厉害爹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