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沈鱼投资提议,陈泽海那边不出意外接受。
他特意来沈鱼家里,跟沈鱼详谈这件事,态度很诚恳,没有因为沈鱼年纪小是他晚辈就拿什架子。
相反,他拿详细策划书出来,不光有关于新建服装厂计划书,还有他对明珠市经济环境调查与解,甚至还有对布料等原材料进货渠道详细对比解读。
人家这十几年真不是白干,而且辞职之后,应该也仔细考虑过东山再起另起炉灶。
但正如沈鱼猜测那样,他不贪污不搞外财,光靠工资攒下来积蓄,如果全拿来搞事业,弄个小作坊不是不行,但家人生活水平就没有保障。
万失败,光他自己个人倒是没什,可上有老下有小,老人年纪大,孩子还在上学。
作为家支撑中年男人,不敢赌这个万。
但沈鱼让陈美丽带回去话,重新激起他雄心壮志。
如果不是为生活妥协,他自然更愿意在自己热爱且擅长领域发光发热。
两方都有合作意向,而且态度诚恳,商谈起来自然顺畅。
沈鱼出钱,但他得上学,对这个时代服装市场也不够解,自然不会插手管理。
不出意外,厂子建起来之后,大大小小事都得陈泽海来管。
刚开始建厂,两人都没打算口吃成个胖子,计划是前期先投入五十台左右缝纫机,
这个时代服装加工厂生产不像后世机械化程度那高,细分多种服装生产机械,现在中小型工厂般都是缝纫机加人力,规模大小取决于缝纫机台数多寡。
像小冬家,台缝纫机就可以做起发圈生意,当然,这个主要是因为发圈比较小,工作量少。
但般家庭小作坊,几台十几台缝纫机就算个小厂——当然,手续不会那齐全,但不影响人家衣服做出来拿去卖。
都说这个年代是遍地商机年代,猪站在风口上也能起飞。
可能这话稍微有点儿夸张,但不可否认,逐渐开放市场开始迸发活力,人们压抑购买欲得到释放,供需比让无数商家笑出大牙。
基本上商品生产出来,只要价格不是特别离谱,就卖特别好。
些稀缺商品,比如电视机,哪怕贵得不合理,依旧抢着买,排队抢购打起来情况也不少见。
像兴城服装厂生产出来那些衣服,看起来本地百货商店不缺货,甚至货源充足。
可别忘,兴城是省省会,本城还有个辐射周边大服装厂,本市百货商店情况并不能代表其他地方。
别不说,就说沈家带回去那几十件衣服,都没正经卖,直接在火车站就让人给抢光,可见市场需求有多大。
沈鱼他们建个厂,生产出来衣服真不愁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