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北洋时期经济成果延伸与壮大。
秦晖先生综合民国经济方面学者研究成果发现,“这个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和人均量,也在内忧外患频仍之中取得艰难增长。据迄今为止多位权威学者统计与修正值,从甲午当年(1894)到193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42.493亿两增至192.252亿两,净增3.52倍(可资比较是:同时期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增加1.98倍);中国人均GDP则由1894年10.2两,增至1930年40.8两,平均每18年翻番”。
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导致人口发展模式转变。
三
近代以来人口增长,还与中国城市卫生文明进步有关。当然,和鸦片战争以来很多社会变化样,这种进步也与屈辱伴生。
1644年,北京人曾胸前贴着“顺民”二字,焚香跪接跪迎留着金钱马尾发式满族军队。1900年,他们再次在门上帖上顺民黄纸,战战兢兢地迎接另种“蛮夷”即洋人到来。
洋人记载:
经常可以看到手拿小旗中国人,旗子上半部分是空白,下半部分写着“顺民”,……块木牌上写着“好大老爷,不要开枪,等顺民”。
八国联军进北京,当然犯下无数罪行。“河东带,时有洋兵强*妇女情事。”“俄人所踞之地,被害特甚,抢掠焚杀,继以**,居民逃避空。”然而与此同时,侵略军也促使北京城卫生面貌发生些深刻变化。
传统时代北京是脏乱差典型代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然后他们发现自己置身于个巨大露天厕所中。”名妓赛金花在接受刘半农口述访谈时说:“北京街道,那时太腌臜,满街屎尿无人管。”这是因为明清时代“京师无厕”,随地便溺是唯解决办法,因此大街胡同里屎尿纵横,“以所到过地方而论,街中虽然未必比北京好到什地步,然而总不至于像北京这样肮脏,满街路都是屎尿”。再加上当时北京没有垃圾站点,也没人清运垃圾,垃圾都是随便倒。“人家扫除之物,悉清于门外,灶烬炉灰,瓷碎瓦屑,堆如山积,街道高于屋者至有丈余。”[49]家家把垃圾堆在街边,有地方,垃圾甚至比房子都高。
其实这不是北京独有情景,前现代化之前,世界上很多地方城市都面临类似卫生问题。1600年曼彻斯特茴香街(FennelStreet)上粪堆和垃圾堆达到让市民无法“用脚走路”地步,17世纪50年代巴斯市民,同样因为街道上垃圾、粪堆和石堆头疼无比。[50]
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