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篇中,们花好几章篇幅,来讲述从秦到清2000多年循环。当然,分析这种循环,并不等于说认为中国这2000年历史就是“停滞”。
事实上,在漫长历史循环当中,其实也有变化、突破和进步。因此,仅仅讲述循环,不讲变化,也不足以全面地解历史。从这章起,们花两章篇幅,来讲下郡县制时代内在变化。
们说,秦始皇建立大统郡县制度,终结贵族政治,对社会实现强有力控制。在秦代和汉代前期,皇权通过官僚系统如臂使指地直达社会基层。
但是皇权控制力不久就遇到地方豪强大族重大挑战。
前面们说过,秦汉两代初期打散大家族,民众被原子化,z.府汲取能力大幅提高。这是周秦之变最大成果之。
然而,到汉帝国中后期,个重大制度漏洞导致地方势力死灰复燃,部分民众从z.府控制下逃离,被豪强大族控制。这样,中央力量大为削弱,最终导致三国分立。整个社会也进入“士族时代”,也就是“半贵族社会”。
这个漏洞是什呢?就是官吏选拔机制。
们知道,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科举制来选拔*员。但是科举制直到隋代才发明,从汉到隋,中国主要用什办法来选拔人才呢?用汉代发明“荐举制”,即地方官推荐地方上人才给朝廷。
推荐人才标准是德行,重视道德品质,所以“荐举制”又叫“举孝廉”,荐举孝顺和廉洁人。所以后来科举有个环节中有“举人”称谓,就是从这儿来。
这个制度看起来很好,提倡以德治国,规定德行是唯标准,打破门第限制,表面上看起来很开放,很公正。
然而,历史证明凡是这类只有粗糙标准选拔,都注定会出现严重问题。因为没有可量化标准,“荐举”很快就被随意操纵,演变成巨大腐败漏洞。
在汉代也是这样。“德行”这个标准弹性极大,*员们在“察举”人才时,肯定要举荐自己熟悉人,只选拔自己小圈子里人,甚至是互相举荐亲人。这样来,官位实际上就被社会上层家庭垄断,形成种变相世袭。到魏晋南北朝,干脆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士族门阀制度,与秦之前世卿世禄有异曲同工之处。
与此同时,从汉代起,*员还有免税免役特权。为表示对*员优待,*员家庭可以不交税,他家庭成员甚至他仆役们也不用去服劳役。
这又造成个什结果呢?很多人会主动把自己土地“投献”给*员们,主动跑到*员家里成为“徒附”,因为交给他们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