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人”又有着更多意味。
谢兰生也不大知道百年后电影史会如何书写他这种人——最早独立电影人。
是热血?还是莽撞?是正面,还是负面?
其实最早,谢兰生就只是想拍他喜欢内容而已,和写小说样,制片厂要论资排辈,“破窗而入”学长们与原先那批老导演们起垄断电影厂标,加上审查无比严格,他等不。然而,仔细想想,不拿指标,跳出限制,总有人要做这件事,去挑战现今标准,去推进现状改革,最终达到个平衡。
纵观世界,各个国家都经历过这样段特殊时期,即,审查制度与从业者对立及相互妥协。制度每次改变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谢兰生曾看过本以好莱坞为例探讨电影审查书籍,说,1915年《个国家诞生》让资本看到巨大利润,不再满足于在宽松几个州单独上映,于是要求彻改审查制度,而“海斯办公室”这样电影人行业协会则开始承担“自审查”“自管理”工作,同时也承担与各z.府解释沟通工作,越来越有话语权。后来,到1948年,派拉蒙案打破垄断,旧好莱坞土崩瓦解,新体制核心不再是制片,而是发行,渐渐地,因为发行公司可对不同内容区别发行,有公映,有播放,有制碟,z.府变得没有必要对制片口严格控制,于是,终于,1968年,电影分级正式取代电影审查这个制度,由委员会监督实施。当然,1953年《奇迹》胜诉也是座里程碑,虽然那时导演诉讼只是为收回成本。
谢兰生也直认为现有标准会变宽松,却不知道会在何时,因为何事,也许不会只是次改变,而是很多次改变。
其实,平心而论,谢兰生并不是审查制度反抗者,相反,他总觉得,外部政治十分复杂,电影局也无可厚非。各方都有各自立场,有人认为“公民是否需要指导”只应该以年龄划分、只要具有政治权利就应当能自主选择并自己负责,而非“有人终生是老师,有人终生是学生”,而另部分人则认为,“18岁”只是个数字,公民就是需要指导,甚至是毕生指导,两个观点都挺正常,而谁对谁错谁是谁非或平衡点究竟在哪,也许只有历史能给答案。也是出于这些原因,他并不厌恶电影局,也不厌恶制片厂。他甚至都可以理解“霸占厂标”老导演,还有那些挤压后辈老学长们——各自为利罢。
然而可以肯定是现在有些太严苛,几乎不能真正触及目前存在着问题。创作空间会更宽阔,可这需要有人站出来,去冲击,去博弈,点点地向前走,看看结果,试探边界。或者说,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