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道,无论是谁都或多或少都有拔枪冲动吧?
几分钟后,大楼前街道出现记者和摄像机,随后来是警察。大多数记者来得比警察早,但这个事实绝对不能被理解为前者和后者专业能力存在差异,具体放到这件事情上来看,只能说明警察还有更重要任务需要完成,而记者有更多时间浏览社交媒体——那个在“不是银行银行”上班年轻女人,显然更擅长发推特,而不是打电话。她在社交媒体上宣称,透过银行巨大前窗,她看到抢劫犯闯进街道另侧建筑物。那个时候警方还没接到消息,直到邮递员在楼梯间看到银行劫匪,打电话给他妻子,他妻子恰好在警察局对面咖啡馆,于是她跑到马路对面报警:说是有个戴滑雪面罩、似乎举着把手枪男人,闯进某座公寓楼看房现场,把房产经纪人和潜在买家们关在房子里。这就是银行劫匪抢劫银行不成,进而搞出劫持人质闹剧经过。生活不会总是如你所愿。
就在银行劫匪关上公寓大门时候,张纸从劫匪外套口袋里掉出来,飘进楼梯间,那是张孩子画,画是猴子、青蛙和麋鹿。
不是马,也绝对不是长颈鹿。这很重要。
即使二十岁年轻人常常犯下许多错误(那些不是二十岁人大概都会同意,多数二十岁人经常犯错,以至于其中多半在回答“是”或“否”二选问题时,错误率高达四分之三),这个二十岁人却说对件事:般银行抢劫犯会狮子大开口,尽量多抢,比如走进银行,大喊:“给千万,否则就开枪啦!”可假如个人拿着枪,紧张兮兮地来到银行,明确表示自己只需要六千五百克朗,很可能是出于个特殊缘由才这做。
或者两个。
18
十年前那个桥上男人和闯进看房现场劫持人质银行劫匪没有半毛钱关系,两人也从来没见过面。他们唯共同点,就是都遇到“道德风险”。当然,“道德风险”是个银行术语,用来描述金融市场运作方式。银行显然是个非常不道德组织,以至于说他们“缺德”都不足以消解们心头之恨。们需要种方式来描述“银行缺德”这个事实,提醒大家银行就是风险化身,所以才有这样术语。桥上男人把他钱给银行,让他们进行“安全投资”,因为当时所有投资都是安全。然后那个人用这些安全投资作为贷款担保,用新贷款还清旧贷款。银行告诉他:“大家都是这做。”男人想:“他们是专家,说得准没错。”后来,突然有天,没有什是安全。在金融市场上,这叫“危机”,银行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