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族老眼见着县令开始有点正经‘询问风俗’意思,也就难免放开些。“其实以往邯郸虽然是赵国古都,却只是背山临河,为军事形盛之地,而连结邺城,日渐繁华,乃至于并称二都,却是从白公开始……此地田地极佳,而邺城为河北往河南枢纽之地,久而久之,邺城富户、豪杰便都纷纷往此地置业,渐渐也就让邯郸兴盛起来。”
“贵族自称立足百年,想来也是类似方式迁来吧?”公孙珣忽然插句嘴。
“县君明察,”对方当即苦笑承认。“各族立于此处多年,根基尽知,也没什好隐瞒……们秦氏开始不过是个游商,往来邺城贩赠,获利之后便在此处置业繁衍。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本地其余诸族也都看不起们秦氏,便是秦氏根植百年,潜心培植子弟学业,也始终难以出个六百石朝廷命官,能做任郡中主掾,便已经数代中极限。”
“商贾又如何呢?自幼丧父,也是母亲行商贾之事把养大。”公孙珣也只能打个哈哈。
这是回事吗?周围人也是不禁苦笑,你族中本就是世代两千石边郡巨族,而且又是你寡母人行此事……
公孙珣自然明白这些人心思,也是在心内叹口气,却又忽然转移话题:“其实这天下豪右,来历无外乎四种,个是自古以来先秦贵族;个是官吏卸任归乡或移居;个是商贾得利后以利垦殖;最后个,则是乡中强人以力兼并……来赵国之前就知道赵国有魏氏、邯郸氏、李氏等三族世族,又有诸如王、张、鲁、申四族豪强颇为知名,你既然说各族立于此处多年,根基尽知,那能否告诉他们都是何来历?”
秦氏族老心中动,居然怔片刻,然后方才回复这个简单至极,同时也是郡县长官巡视时常规问题:
“回禀县君,这个倒也简单,国中诸族,魏氏为尊,其家世显赫想来县君也是知道。而按照县君说法,那这魏氏应该是二两种来源皆有……他们家本是魏国王族在河南兖州后代,后来在本朝又转行经学,祖上出任过任魏郡太守,卸任后便在邺城北面邯郸定居。”
公孙珣微微颔首,他当然知道邯郸魏氏底细。以目前来论,其上任族长曾官至九卿为光路勋,现存两千石也有二人,为现任族长魏青,其在朝中刚刚出任尚书仆射(尚书令副官),加侍中衔;为魏青之弟魏松,之前出任任鲁国相,现在因事罢官在家,实际上主导族中之事。而之前两个郡吏说去年大家公推魏氏麒麟儿为孝廉,指便是魏青之子,如今据说是入朝做郎官去,恰好和自己族兄公孙瓒同期。
至于其余诸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