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和伯,你这是想要军方支持吗?”
这不是话,而是眼神。
方醒并未理会这个,只是等待着朱瞻基决断。
忠烈祠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文官。
朱瞻基沉吟着,他想起自己参与北征时,那些战火硝烟。
生命在那里成为数字,鲜血就像是湖水般流淌。
那些无畏将士高呼酣战,没有怯弱,没有畏惧,直至……殉国!
“血流成河啊……”
朱瞻基点点头,说道:“兴和伯此言正合朕意,工部和礼部回头就商议番,然后报与朕。”
此事说大也大,但那是对武人而言,他们算是有个供奉地方,而且还是国家供奉,这份荣耀必然能鼓舞士气。
但对于文官而言,却有些头痛。阻拦吧不好,说不定晚上家里就有砖头飞进来,路上都会被人扔臭鸡蛋臭袜子。
方醒人出乾清宫,却被李斌堵住。
“兴和伯,娘娘问您,殿下以后学业如何?”
方醒没想到太后会派人来问自己这个问题,他想想,说道:“言传身教,缺不可。”
李斌觉得方醒在回避这个问题,就说道:“兴和伯,殿下渐渐在长大……”
方醒觉得太后过于心急,说道:“他还小,现在就定下他老师,认为只会让殿下和被选中人成为靶子,引出些不安来。”
李斌拱手,说道:“咱家知道,兴和伯,济南那边……可还好吗?”
太后居然也在关注着济南,这话大抵就是问方醒:济南是不是已经血流成河?那些士绅是否已经背弃大明……
方醒认真道:“请回禀娘娘,此事如箭在弦,不得不发,否则等到殿下时,已成痼疾,再无痊愈希望……不过请娘娘放心,济南乱不,山东乱不。”
李斌路回到宁寿宫,小黑卧在太后脚边,懒洋洋看他眼。
太后放下话本,摘掉老花镜,问道:“他如何说?”
“娘娘,兴和伯说殿下老师不宜安排过早,不然会被人盯着,借机生事。济南那边,兴和伯说此事错过就再无机会,济南和山东都不会乱。”
太后摆摆手,等李斌出去后说道:“此事……历朝历代皆无,本宫本想看着,可外面却不肯消停,他们倒是信心十足啊!”
于嬷嬷说道:“娘娘,今日请见人不少呢。”
“不见!”
太后重新拿起话本,说道:“皇帝那边他们劝不动,就想从本宫这里入手,可此事对社稷大有裨益,她们却看错本宫,不见!”
于嬷嬷出去告知李斌,李斌冷笑着道:“这些人不只是想着请娘娘去劝劝陛下,好歹缓缓清理投献之事,另外更想借机和娘娘套近乎,为家里男人挣些脸面和好处。”
随后在宫外等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