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摇不定,只有自己最清楚。
“天赋领国奇才,大哉秦王也!”
李斯搁笔,凝望着粼粼水面月光,不禁由衷叹。寻常公议看来,泰国之所以虎虎生气对天下势如破竹,全然是秦国有班罕见军政谋划大才。这班军政大才,当然也包括李斯在内,甚至,职任长史执掌中枢李斯被看做“用事”轴心人物。然则,这班军政大才如王翦、王绾、蒙恬、尉缭、李斯、顿弱、姚贾等等,心下却都很是清楚,没有秦王嬴政天才统御,几乎所有长策大略都难以化作惊雷闪电。当然,天下公议已经不再对秦王嬴政用人之能质疑,秦国天空雄才星群与秦国行将完成伟业,已经毋庸置疑地使攻讦秦王之辞变成蓬间雀尖酸叽喳。但是,天下对秦王正面评判,依旧大体停留在对寻常明君评判点上:用人得当,善纳谋臣之策,如此而已。对于寻常君王,这已经是极为难得评价。然对于秦王,李斯却以为远远不够。秦王全局洞察之能,秦王方略决断之能,秦王对充满诡谲气息军争变局那种独有直觉与敏感,是寻常公议所无法知道,也无法评判。而这种几乎只能用天赋之才去解释直觉、敏感与种种判断力,恰恰是李斯与枢要股肱们最为叹服。事实上,秦王不可能没有错失。然则,李斯坚信,若是换另外任何个人掌控全局,即或这个人是万古圣王复生,其错失也必然远远多于秦王嬴政。远则不论,单就选定王贲为中原统帅以及确定五万兵力灭魏这点而言,秦王是基于种清晰直觉与敏锐辨识所决断,而包括王绾李斯尉缭姚贾在内所有参与谋划者,却都是心怀忐忑地被秦王说服。而今事实已经证明,秦王选将与攻占方略,无疑是最有效。再譬如目下四件大事,在李斯看来,件件大事都关涉复杂,都有着至少两三种选择,可每种选择又都觉得不坚实。若是秦王,会是这样?
依着久远王道传统,人们更喜欢将圣王明君看成那种“垂拱而治”人物,更喜欢将“大德之行”看作有为君王标尺。某种意义上,人们不要求君王有才,而只要求君王柔弱有德。只有战国大争之世,天下方对强势君王有激切地渴求,方对君王有直接才能期盼。虽则如此,人们对君王才力评判,也依然带有久远烙印。这个烙印,便是宁肯相信君王集众谋以成事,也不愿相信君王本身具有名士大师过人才能……
随着声嘹亮鸡鸣,漫无边际飘摇思绪扯断。
李斯长长地伸个懒腰,对着清新淡淡水雾做几次深深吐纳,又回到书案前。方才番思绪神游,茫然之心大减,李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