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过雨,操场上全是积水,课间操取消。足足二十分钟课间休息,学生欢闹声遍布校园。
下节课是初(3)班音乐课,孟昀坐在音乐教室里翻花名册,除几个比较活跃学生,她并不能把所有学生认全。
这些天她在网上搜过支教攻略,全是些奉献爱心空话。
昨晚她把教案推翻重写三遍,仍无法确定是否能提起学生兴趣。她为接下来课程头疼。
陈樾说她“不用心”,她是不承认。但不可否认她确实“轻敌”。原以为做志愿者,你给什,对方便会全盘接受。果然是太高高在上。
教室外传来口琴声,掺杂着易拉罐、竹片敲水泥地面节拍声,曲调悠扬,颇有民族风,却又带着金属节奏感。前奏过,少年们唱起歌谣,是少数民族语言,拖着长长尾音小调。
孟昀起身走出教室。
操场对面水泥预制板上,或站或坐聚着群初中生,白叶在吹口琴,龙小山手木棍,手竹子敲打着水泥,杨临钊拿铁丝拍打易拉罐,十几个少年唱着歌儿。
孟昀本想用手机录下来,但不愿承担学生们发觉后立刻散去风险,便远远欣赏。
少年们笑容恣意,歌声飞扬。
孟昀走神,不知自己写那些歌曲,有没有给过听众们此刻这般感动。
她看着,听着,直到上课铃响。学生们像收集起来珠子,飞速溜回各自教室。
对面那群孩子收歌声,朝孟昀过来,擦肩而过地进教室。只有西谷冲她微笑下。
过去两周,他们对她稀奇、喜爱和示好已烟消云散。
孟昀知道他们并不太喜欢她。她可能跟之前来过短期音乐老师差不多,或许在他们心里还要更差点。
她抱着手走进教室,四十多个小少年熟视无睹,仍在讲小话。
她也不说什,拉把椅子坐到讲台上,抱起吉他,略略思索,回忆着刚才小调,手指拨弄琴弦。刚才他们在操场上唱歌在吉他弦上弹出来,演奏出另种不同风味。
教室安静下去,大家齐刷刷盯着孟昀。
孟昀弹半,抬头,问:“是这个调吗?”
有人答:“是!”
有人问:“老师你听过《干酒醉》啊!”
孟昀说:“没有,今天第次听。你们唱得很好,但听不懂。”
白叶说:“是佤语,老师不会说佤语呢。”
杨临钊立刻说:“有汉语歌词。”
孟昀:“那你们当老师,教唱这首歌吧。”
学生们来兴趣,七嘴八舌:“歌词,先写歌词。”
孟昀:“谁上来把歌词写到黑板上。”
学生们你推搡,孟昀看眼,点名:“杨临钊,龙小山,你们两个上来写。”
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