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之后才会考虑问题。况且真到那时候,这些受赏名爵者还不知会剩下几人,实在不足介怀。
历阳兵强,但是水战却稍逊,不及南人幼生便蹈波弄浪。当这些趁机作乱宣城本地豪强们被招揽之后,苏峻便将他们编练成军,提供舟船,自大江溯流而上,攻破江州安放在芜湖前锋水营。他自己则亲率本部沿岸掩杀,将江州军前锋路赶回寻阳镇所。
得知庾亮死讯之后,苏峻确是惊喜得很,大有得天之助感慨。他最担心是庾亮逃离京畿后号召各方勤王,让他陷入众矢之。如今庾亮死,各地即便不忿于他有心勤王,但彼此之间都不能互相信重,矛盾重重,谁也难以去节制谁。如今京畿中枢都在他掌控中,更给他以分化瓦解,各自击破机会。
可是不旋踵,皇太后逃至京口将建行台消息便给他以晴天霹雳。更让他稍得点法礼优势荡然无存,他本以诛*为名起兵,如今权*已死,看来是已经没有继续作乱理由。但事已至此,他怎能善罢甘休!
局势演变到如今这步,苏峻起兵之初心内还有些许迷茫已经荡然无存,想法已经渐趋成熟。如今京畿和皇帝皆落于他手中,正是天赐良机,可借此跃居诸多高门之上把持中枢以为内外仲裁。至于京口行台,他不能承认,也不会承认!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天下岂无贤良辅弼幼君,怎能容许个愚钝妇人干政自取衰败姿态!尤其苏峻心内对皇太后怨恨绝不逊于对庾亮恨意,自无可能俯首称臣!
但无论如何,若任由京口方面壮大作祟,都是个致命隐患。他本意是亲自率兵东向京口,再重复边攻陷建康旧事,彻底消灭隐患。然而荆州方面迟迟没有给他答复,让他不能有所放心。况且京口地近淮北,他也不得不考虑郗鉴对此反应。
思忖良久,又与众谋士将领们商谈良久,苏峻最终制定下如今策略。京口方面暂时不必理会,只要防备他们勿往京畿靠近即可。他自己率领主力镇守姑孰,方面震慑荆江两方,方面保证退路无虞。韩晃部则继续扫荡宣城,往吴中挺进。
只要事态能维持在眼下这步,就可以进步争取与南北人家达成共识,废除庾氏执政之权。对此苏峻还是充满信心,他之部众骁勇善战,江东罕有敌手。
那些高门空谈则可,军略不值提,旦发现平叛不力,相信用不多久就会做出妥协。况且京口方面那庾怿不过中人之姿,所仰仗无非皇太后名分而已,名望才具都难堪其任,并无太大号召力去号令各方。
至于会稽沈充出尔反尔,苏峻对此也是深恨,不过倒也并不怎失望。吴人狡黠无信义,他本就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