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你用不着背。拿几本图画书来给你看。来,坐到膝盖上来,咱们块儿看吧。”
菲利普从椅子上滑下来,瘸拐地向她走来。他低头望着地面,不让凯里太太看到自己眼睛。她伸出胳膊搂住他。
“瞧,这儿就是耶稣基督出生地点。”
她指给他看座东方城市,城内满是平顶、圆顶建筑物和寺院尖塔。画面前景是排棕榈树,两个阿拉伯人和几峰骆驼正在树下歇息。菲利普用手在画面上抹下,仿佛想摸到画上那些房屋和游牧民身上宽松衣衫。
“念念这上面写些什。”他请求说。
凯里太太用平和声调念对面那页上文字叙述。那是三十年代某个东方旅行家写带有传奇色彩游记,词句也许过于浮艳,但却弥漫着浓郁甜美情感,而对于在拜伦和夏多勃里昂[3]之后那代人来说,东方世界正是带着这种情感色彩出现在他们面前。过会儿,菲利普打断凯里太太朗读。
[3]夏多布里昂(1768—1848),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写有《墓畔回忆录》和反映北美印第安人生活小说《阿达拉》等。
“想看另幅图画。”
这时玛丽·安走进来,凯里太太站起身来帮她铺桌布,菲利普捧着书,赶紧把书里所有插图都翻阅遍。他伯母费好番气力,才说服他放下书本来用茶点。他已忘先前背短祷文时极度苦恼,忘自己泪水。第二天下雨,他又要看那本书。凯里太太十分高兴地拿给他。凯里太太曾跟丈夫谈起孩子前途,发觉他们俩都希望孩子将来能接受圣职;如今,菲利普对这本描述耶稣所在圣地书显出热切兴趣,这似乎是个好兆头。看来这孩子心灵好像天生专注于神圣事物。而过两天以后,他又提出要看别书。凯里先生把他带到书房里,让他看排书架,上面放着凯里先生收藏插图书籍,并为他挑本介绍罗马书。菲利普如饥似渴地接过去。书中插图给他带来新乐趣。他开始阅读每幅版画前后页文字叙述,以便解图画内容。不久,他对玩具就再也没有什兴趣。
后来,只要身旁没有人,他就把书拿出来自己看;说不定是因为最初在他心里留下深刻印象是座东方城市,他对那些描述地中海东部国家和岛屿书籍最有兴趣。看到画着清真寺和富丽堂皇宫殿图片,他心就兴奋得怦怦乱跳;在本关于君士坦丁堡[4]书里,有幅插图特别能激发他想象。这幅名为“千柱厅”插图,画是拜占庭式个大水池,经过人们想象,它成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