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每到打硬仗时,他都故意安排兄弟上阵,所谓“打死敌人除外患,打死自己除内乱”。
比如崇祯三年,他听说孙承宗出兵关内四城,明知敌人很猛,就派二贝勒阿敏出征,被打个稀里哗啦回来,趁机撤兄弟职。
这次也差不多,如此说来,他大概还差祖大寿个人情。
但祖大寿情况并未改变,他依然出不去,援军依然没法来,他依然不投降。
皇太极想招降祖大寿,很想,所以他费尽心机,先是往城里射箭,夹带信件,可是祖大寿习惯很不好,总不回。
打个把月,回信。
这也是迫不得已,当初被围时候,实在太过突然,按照明朝规定,军事部队执行任务时,身边只带三天干粮,现在都三十天,吃什?
吃人。
大凌河城里,除万多军队外,还有两万多民工,几千匹马。
还好,没有粮食,吃马也能活,过几十天,马吃完。
没办法,只能吃人。
当兵开始吃民工,而且很有组织性,今天吃几个,就杀几个,挑好人,组织起来杀掉,分吃。
杀掉人除肉吃完外,连骨头都没剩,收起来当柴禾烧,用人骨烤人肉,真正是物尽其用。
就是这样,也没有投降。
但祖大寿已经到极限,这样下去,没被后金军打死,也被城里兵给吃。所以他开始跟皇太极联系。
联系话题很简单,两个字——投降。
皇太极知道城里很困难,很缺粮食,但他并不知道,祖大寿很坚韧。
祖大寿根本不想投降,他只是拖延时间,等待援军,但时间越来越长,援军却越来越少,于是,经过审慎地思考,祖大寿做出个抉择,脱离苦海抉择。
他与皇太极使者进行会谈,表示愿意投降。
崇祯四年(1631),祖大寿召集众将,宣布决定,投降。
所有人都赞成,只有个人反对——何可纲。
袁崇焕没有看错人,何可纲是个靠得住人,他严辞拒绝祖大寿提议,即使饿死,绝不投降!
袁崇焕也没有说错,他魔咒最终应验。
大家都投降,你不投降,就只有杀你。
祖大寿用行动,完成袁崇焕诺言最后部分:自相残杀。
他命令将拒不投降何可纲推出城外,斩首示众。
何可纲死前,并不惊慌,也不愤怒,只有鄙视,对叛徒祖大寿鄙视。或许在他看来,这是最后解脱,他终究没有辜负袁崇焕期望。
但他并不知道,坚持到底人,并不只他个,坚持方式,除死外,还有其它方式,比死更痛苦方式。
杀死何可纲后,祖大寿出城投降。
对于祖大寿同志,皇太极显示最高程度敬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