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援军就这多,所以只能忽悠,但辽东总共就这多人,大家心知肚明,所以忽悠必须从外地着手,什宣府兵、蒙古兵等等,你说多少就多少,在这点上,袁崇焕干得相当好,因为皇太极信。
五月十七日,他更改部署。
三分之后金军撤除包围,在外城驻防,因为据“可靠情报”,来自全国四面八方(蒙古、宣府等)援军,过几天就到。
六万人都没戏,剩下这四万就可以休息,在明军大炮面前,后金军除尸体,没有任何收获。
第二天,皇太极再次停止进攻。
他又写封信,用箭射入锦州,再次劝降。
对于他这举动,也无语,明知不可能事,还要几次三番去做,且乐此不疲,到底什心态,实在难以理解。
估计城内赵率教也被他搞烦,原本还出来骂几嗓子,现在也不动弹,连忽悠都懒得忽悠他。
五月十九日,皇太极确信,自己上当。
很明显,除三天前和莽古尔泰交战那拨人外,再也没有任何援兵。
但问题是,锦州还是攻不下来,即使皇太极写信写到手软,射箭射到眼花,还是攻不下来。
这样失败是不能被接受,所以皇太极决定,改变计划,攻击第二目标。
但在此之前,他打算再试次。
五月二十日,后金军发动最后猛攻。
在这几天里,日程是大致相同,进攻,大炮,点火,轰隆,死人,撤走,抬尸体,火化,再进攻,再大炮,再点火,再轰隆,再死人,以此类推。
五月二十五日,皇太极再也无法忍受,使出最后杀手锏——撤退。
但他撤退相当有特点,因为他撤退方向,不是向后,而是向前。
他决定越过锦州,前往宁远,因为宁远,就是他第二攻击目标。
经过审慎思考,皇太极正确地认识到,自己面对,是条严密防线,锦州不过是这条防线上点。
所有防线,都有核心,要彻底攻破它,必须找到这个核心——宁远。
只要攻破宁远,就能彻底切断锦州与关内联系,明军将永远地失去辽东。
皇太极决定孤注掷,派遣少量兵力监视锦州,率大队人马直扑宁远,他坚信,自己将在那里迎来辉煌胜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