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朱棣下令当着各国使者面杀掉陈祖义,并斩首示众,警示他人。这看来,陈祖义多少也算为宣传事业做出点贡献。
这次创造历史远航虽然没有找到建文帝,却带来大堆西洋各国使者,这些使者见证大明强盛,十分景仰,纷纷向大明朝贡,而朱棣也终于体会到君临万邦滋味。
国家强盛就是好啊,感觉实在不错。
而朱棣也从他们那里知道很多远方国家风土人情,他还得知在更遥远地方,有着皮肤黝黑民族和他们那神秘国度。
这实在是件很有意思事情,不但可以探访以往不知道世界,还能够将大明帝国威名传播海外,顺道做点生意,何乐而不为呢,虽然出航费用高点,但这点钱大明朝还是拿得出来,谁让咱有钱呢?
于是,在朱棣全力支持下,郑和继续着他远航,此后,他分别于永乐五年(1407)九月、永乐七年(1409)九月、永乐十年(1413)冬、永乐十五年(1417)冬、永乐十九年(1421)春,五次率领船队下西洋。
这五次航海过程与第次比较类似,除路线不同,到达地方不同、路上遇事不同外,其他基本相同,所以这里就不阐述。
郑和在之后五次下西洋主要目已经转变为和平交流和官方贸易,当然他和他舰队在这几次航程中也干过些小事,如下:
调节国家矛盾,维护世界和平(暹罗与苏门答腊);
收拾拦路打劫,不听招呼国家(锡兰山国),把国王抓回中国坐牢(够狠);
带其他国家国王到中国观光(苏禄国代表团,国王亲自带队,总计人数三百四十余人,吃个多月才回去);
带回中国人向往几千年野兽——麒麟(后来证实是长颈鹿)。
(这总结下,发现这些似乎也不是小事)
经过郑和努力,西洋各国于明朝建立良好关系,虽然彼此之间生活习惯不同,国力相差很大,但开放大明并未因此对这些国家另眼相看,它以自己文明和宽容真正从心底征服这些国家。
大明统治下中国并没有在船队上架上高音喇叭,宣扬自己是为和平友善而来,正如后来那些拿着圣经,乘坐着几艘小船,高声叫嚷自己是为传播福音而来西方人。
郑和船队带来是丰富贸易品和援助品(某些国家确实很穷),他船队从未主动攻击过,即使是自卫也很有分寸(如那位锡兰山国王,后来也被放回去),从不仗势欺人(虽然他们确实有这个资本),西洋各国人们,无论人种,无论贫富,都能从这些陌生人脸上看到真诚笑容,他们心中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