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击败张士诚后,便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徐寿辉身上,但他明白,自己真正对手并不是那个虚有其表徐寿辉,而是他背后那巨大阴影——陈友谅。
在这段时间里,朱元璋做出两个决策使得他成为最终战争胜利者,第个决策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正是这个决定让他避开天下人注意,当其他农民起义领袖帝王思想膨胀,扯张虎皮做大旗,锅里没几两米就敢开几千人饭时,朱元璋充分利用时间,不断发展自己实力。
另个决策是在陈友谅和张士诚两个人中间拿谁开刀,当时大家普遍认为张士诚比较弱,希望先对付他,并利用占据江浙带土地扩张自己势力,从而与陈友谅决战。应该说这个决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正确,但朱元璋在此时体现他天才战略眼光。
在实际决策中,不受他人,特别是多数人意见影响是很困难,当许多人众口辞时,很多人都会从大流,甚至改变自己原来看法,而朱元璋用他智慧告诉人们,真理往往是站在少数人边。
朱元璋对他谋士们说,你们看法是有道理,但你们没有看到问题关键,张士诚特点是器小,陈友谅特点是志骄,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如果进攻陈友谅,张士诚必然不会救他,而进攻张士诚,陈友谅就定会动员全国兵力来救,就要两线作战,到时就很难说。
精彩!真精彩!
如此之见识,此人不取天下,何人可取!
【大战序幕】
无论怎躲避,决战这天终究会到来,这是朱元璋和陈友谅共识。
至元十九年(公元1359年),陈友谅已经完全控制天完国,他兵比朱元璋多,训练水平也比朱元璋士兵高,更要命是,他长处正是朱元璋短处——水军。
陈友谅占据湖北和江西,也就是说,他占据长江上游,而朱元璋占据应天是下游,必须要仰首而战,由于他们正好在条水路上,水战就成为不可避免战争方式。朱元璋再避免决战原因也就在于此。
虽然朱元璋不懂物理,但他也知道拿渔船去和战船决战于水上,无异于z.sha。
恰在此时,件事情发生使决战提前爆发。这是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
至元十九年(1359年)11月,常遇春率部攻克池州,陈友谅大为吃惊,准备安排部队夺回,但事情泄漏,朱元璋有准备,命令徐达与常遇春采用伏击方式作战,常遇春与徐达在九华山下设伏,打败陈友谅军队,并俘获三千人。
此时,常遇春老毛病犯,他对徐达说,要杀掉这三千人,徐达坚决不同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