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回归仕途/正途。为这目标,在宋江心里,同样是死不足惜。
可以说,宋江与其手下众草莽弟兄是有本质区别。那些被宋江拜便折腰朝廷军将,与他倒是有几分相似。
他悲剧只在于,自己明明是卑贱小吏出身,却偏偏做有儒家理想抱负封建传统士大夫。命运使然,教他被迫走条非主流报国之路,他造反,真从不是为造反。
陆谦直挺讨厌宋江,讨厌便是宋江这套思想。但宋江于他眼中,却绝非后世些人眼中那个彻头彻尾自私自利之人,更不是纯粹利用兄弟性命染红自己官帽无耻卑劣之徒。
他极其厌恶宋江思想。这种思想不闻就能感觉出理学那种浓郁腐臭味儿。施老爷子可是元末明初人。彼时理学早已经做大,在元末争霸战争中,如郑玉、王翰、杨维桢、沈梦麟和藤克恭等,对元朝忠贞不二汉人文人士大夫,那就是陆谦对宋江对理学恶心至极原因。
宋江坚持走入招安路线不动摇,乃是出于他内心之思想。陆谦就以为这人有种封建大家长范儿,他自认有责任为自己弟兄负责。无论这些“兄弟”是怎坑蒙拐骗来,是他怎虚情假意拉拢到,那就是他小弟,他要负起哥哥责任,并且坚信自己“认知”是绝对正确。这乃是种信念,将自己最宏大理想赋予每位弟兄——为国效力,光照门楣,而绝不允许有任何人破坏它。
于《水浒》言,在宋江真无心当皇帝下,凭心论,招安是最符合梁山集体最大利益。当然,是否符合每个个人利益便不好说,很多军官在征方腊后受封职位还不如上山前,如呼延灼、关胜二人。卢俊义、柴进这些上山前大富大贵,上山后家业都没,最后换个低级官职那不是搞笑?但是,作为梁山这个整体来说,这是最好出路。
宋江他“真心”为梁山集体利益着想,因为这利益与他人生理念是致。为这个,他可以随时送其中任何个个人(包括他自己)去死。
这种“大公无私”又何尝不是种极端“自私”呢?
可以上宋江是《水浒》中宋江,那是个已经固定文学形象。却绝不是现在宋江。
现在宋江是个活生生人。是个身处不同社会大背景下人。
纵然依旧“忠君报国”,那忠君王也可能不再是赵天子,报国家也可能不再是大宋朝。
“西军劲旅固然精锐,梁山兵马又岂是等闲?”宋江双手笼在小腹,眼神迷离,“他既然能赢次,如何就赢不下第二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