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索性拿起两根筷子,在桌子上摆成个丁字:“您看,这横是淮河,这竖是漕河。两者交汇之处,叫作末口,就在如今淮安旧城北边,也叫北辰堰。”他边说着,边把那竖微微抬高:“淮安旧城地势比淮河要高,这就产生两个麻烦。是漕河无法从淮河引水,致使漕水不足,运输艰难;二是漕高淮低,行船在末口入淮落差太大,水流急促,极易倾覆。为解决这个问题,宋人便让漕河向西折段,与淮河平行,叫作里运河,并在上面修五道车船坝。”
然后于谦拿起第三根筷子,放在那横下方,近乎平行,但微微斜抬,左边尽头与横左端相接。他又拿起几个骨制小筷托,依次横在筷子中间:“这叫堰埭,上面有斗门来控制水量。里运河上共有五处堰埭,分别叫作仁、义、礼、智、信。这五坝自东向西,把运河分割成数个河段。比如说,你行至仁段,河务会把义段水调至仁段,保证水力丰沛;等你进入义段,再把仁段和礼段水调过来。这层层调节,互相借用,可以确保每段蓄水都足够运转。”
于谦食指缓缓顺着第三根筷子朝西边滑动,并在与淮河筷子交会处停住。“而且这五坝高度,是逐级下降,等漕船走到淮阴清口时,水位高度已经与淮河平齐,这时候再入淮,便几无风险。从五坝建起之后,末口逐渐荒废,大家都改走里运河入淮。”
朱瞻基审视桌子上摆这三根筷子,大为赞叹,他想想,又问:“可堰埭应该都是高出水面吧?固然蓄水方便,船怎过去?”
于谦赞道:“公子能想到此节,说明是用心思。永乐十三年之前,漕船过淮,都是先在五坝之前把货物都卸掉。货物靠车马陆运到清口,空船靠纤工拖曳上坝。那五坝坝顶皆用草泥软覆,不致损伤船底。空漕船就这坝坝盘过去,抵达清口后重新装货,再入淮河。”
朱瞻基“咝”声。好家伙,为减少风险,却要大费周折。光条漕船过淮盘坝,就得消耗这许多时辰与人力,每年几千条漕船过淮安,耗费只怕是海量。这些成本,都是朝廷负担,朱瞻基便有些起急:“然后呢?”
于谦道:“如此转运,确实耗费极大。到永乐十三年,漕运总兵官陈瑄决定独辟蹊径,凿通条新河渠,叫作清江浦。清江浦从旧城南边斜西上,绕过新城西北角,直连至清口。这条运河引是洪泽湖水,不须堰埭调节。从此以后,漕船从宝应北上,可以直接沿清江浦入淮,不用陆路转运之劳,二不必盘坝之苦——若不是如此,只怕京城迁都会被耽搁。”
他把第四根筷子搁下去,从那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