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所担当栋梁之任同前代伊尹和霍光没有区别,而所建立匡正之功却与伊尹、霍光不同,意思是曹操所建立功勋超过伊尹和霍光。但接下来唐太宗对曹操也有很厉害贬抑:“观沉溺而不拯,视颠覆而不持。乖徇国之情,有无君之迹。”说曹操对东汉王朝沉溺、颠覆不拯救不维持,没有为国献身感情,却有无视君上表现。应当说,曹操对献帝所抱态度确实如此,但唐太宗显然是从维护自己统治地位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以古鉴今,他当然不愿在唐朝有像曹操这样“有无君之迹”人出现,因此对曹操这表现不能不加以贬抑。总来看,唐太宗对曹操评价不算高,这可能影响有唐代对曹操评价。在唐代,诸葛亮和刘备声望远在曹操之上,曹操在很多情况下被人们遗忘,要就是评价不高,甚至被目为祸首和篡盗,刘知几在《史通·探赜篇》中说曹操“贼杀母后,幽迫主上,罪百田常,祸千王莽”,元稹在《董逃行》中说“刘虞不敢作天子,曹瞒篡乱从此始”,即其例。
到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尊魏为正统,综引《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魏书》及《曹瞒传》话说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阵,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又说:“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济也。然则荀彧舍魏武将谁事哉!”“齐桓之时,周室虽衰,未若建安之初也。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民,皆非汉有。荀彧佐魏武而兴之,举贤用能,训卒厉兵,决机发策,征伐四克,遂能以弱为强,化乱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其着眼点虽在赞美荀彧,但其实也是对曹操功绩和才能褒肯。又据劭博《劭氏闻见后录》卷九载,司马光初作《万代论》,在论曹操时曾说:“是夺之于盗手,非取之于汉室也。”也就是说,曹操并非“篡盗”,其天下是靠自己打出来。从上引“尺土民,皆非汉有”话看来,司马光是完全有可能这替曹操开解。但是,司马光同唐太宗样,并不赞成曹操“无君之心”,在《资治通鉴》中说:“以魏武之,bao戾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面认为曹操“有大功于天下”,面又认为曹操“,bao戾强伉”、有“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