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把本乡人物重新评议番,叫做“月旦评”。曹操由于桥玄推荐,也由于自己对许劭慕名已久,因此不只次带着厚礼、陪着笑脸去拜访许劭,请求许劭对自己称誉番。许劭方面感到曹操与众不同,另方面大概对曹操那些飞鹰走狗行径有所解,不大看得起他,因此拒不作答。曹操却是决不放弃,坚持着自己要求,最后甚至找个机会对许劭进行胁迫。许劭没有办法,只好说:“你是个太平时代能臣,动乱时代*雄。”(即所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雄”。)
曹操听这个评语,感到非常开心,哈哈大笑着离去。
可见,曹操为达到自己目,有时甚至是有些不择手段。不过,他在寻觅“知音”过程中,也有碰钉子时候。南阳宗世林,十分看不起曹操为人。曹操二十岁时,多次登门,想同宗世林交个朋友,因宾客满座,没有说话机会。后来,宗世林起身外出,曹操乘机上前将他拦住,握住他手,表达自己愿望。谁知宗世林点情面也不给,毫不犹豫地拒绝曹操要求。后来,曹操当司空,总揽朝政,大权在握,又把宗世林请来,得意地问道:“现在们可以交个朋友吧?”
宗世林却不动声色地回答:“松柏之志犹存!”
可见,宗世林对曹操是始终抱有成见。
曹操能够得到众多名士推挹,并不是偶然。汉代清议标准,大体上以名教为依归,即个人必须读经习礼,砥砺品行,随时注意修饰自己言谈风度,才有可能得到清议好评。但个人才能突出,也能得到清议重视,特别是在经学日渐衰微汉末,才能显示出越来越多价值。曹操在品行方面是没有太多东西值得称道,但他才能在当时定已经显得非常突出。他观察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他机警、智慧和谋略,他干练和果敢精神,都是笔令人羡慕财富,在乱世非常有用。他肯定不是点书不读,而是不读那些于世无补书,特别不愿走成千上万汉儒曾经走过那条皓首穷经道路。他不是不读儒家书,而是不专读儒家书,诸子百家书他都要浏览番,把有用东西加以吸取。特别喜欢兵法,当时在军事方面定已经发表过不少独到见解。这些,都是他获得清议好评原因。此外,当然还跟他个人不懈努力有关。曹操虽然出生于宦官家庭,但他清醒地认识到,宦官集团遭到广大士人反对,是不可能有远大前程,他不能顽固地站在宦官集团立场上,同这股腐朽势力同流合污、同归于尽。他力图改变自己形象和社会地位,打进在统治集团中虽然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