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hestrad'archiadlibitum,1980),再到《华彩,为长笛与磁带而作》(Cadenzaperflautoenastromagnetico,1988),还有《四首钢琴练习曲》(Quattrostudiperpianoforte,1983—1989)……
这些作品都是自己想写,是意愿。
○从最初几首略显青涩艺术歌曲到1955年《康塔塔》,想知道选择歌词标准是什。
●没有标准,从来没有。歌词都是原本就知道,某个时刻带来构思,萌发出作曲愿望。比如说,《钢琴序曲》(Preludioperpianoforte,1952)是为妻子写诗《无题短篇小说》(Novellasenzatitolo)所作。其他诗作大都是碰巧看到,记得不是很清楚……不过有行诗句给留下深刻印象:“们心里只有距离”,来自位业余诗人,这是他某篇诗作开篇第句,其中蕴含深意让着迷。但是觉得在文字之上,音乐还需要有自主性,那种纯粹为歌词服务音乐从来不曾打动。
○你如何定义作为绝对音乐作曲人自己?
●属于后韦伯恩代,这点无可否认,但是这种定义不能完全代表。受到教育深深扎根于彼得拉西罗马学派4。对勋伯格及其门人第二维也纳乐派产生兴趣是之后事。不喜欢用绝对答案回答问题,因为每种定义对来说都是压抑,喜欢变化。按照“纯正”后韦伯恩风格,只写三组曲子,就是之前提到过三首练习曲、《距离》和《为十把小提琴而作音乐》,然后就换条路,到现在,音乐语言之中还会汇入新技巧,包括电影音乐语言。
达姆施塔特:实验之夏
○这三组曲子似乎宣告你绝对音乐作品第阶段告段落。由你履历可以得知,从1958年开始,你在绝对音乐领域创作出现八年中断,直到1966年你完成《命运安魂曲,为合唱队和管弦乐队而作》。然后又是三年沉寂,1969年写《致迪诺》。感觉就像你需要时不时停下脚步,需要反思到当下为止走过路。而且在1958年,你到达姆施塔特开始关于新音乐暑期课程。关于那段经历,还有那三首为第时期画上句号作品,能不能再多说些?
●在达姆施塔特经历是崭新,与之前完成切都截然不同,常常让思考。1958年,许多和起上作曲课同学都去达姆施塔特,有几位已经是二度前往。人们都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