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十分明显地体现出徐建寅到欧洲目,就是要通过亲自造访考察,迅速增强大清国军事战斗力。
作为自己父亲学生,在当时来看也应该是高材生陈海宁,在徐建寅访德期间前往德国留学,他不可能不知道,不可能没有过接触。但整本《欧游杂录》里没有出现关于留学生事情,更没有陈海宁。李鸿章信里出现那两个留学生名字,作为当时中堂大人李鸿章都是清晰地写上去,仅此点已经看得出其对军工类留学生重视。而像陈海宁这样留学生,如此优秀却只字未提,这更是能体现出在当时洋务派*员心中孰轻孰重。
徐建寅和陈海宁之间关系,确实更加微妙。
重新回到陈海宁这条线上来,继续推理下去有些令人觉得悲伤。陈海宁第三次被调离山东机器局,是被徐建寅带到身边,起到汉阳。如同终于不放心自己孩子,惩罚已经不管用,只好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即便如此,陈海宁还是又发表下篇论文,那年是九〇二年。而这年,徐建寅已经死,死于九〇年时在汉阳钢药厂试验无烟火药意外事故。同样是爆炸,同样是意外,同样是无烟火药。
陈海宁,是爆炸事故亲历者。
陈海宁当时到底在不在现场,完全无据可考,但从前面推理不断延续到这里,不禁让人嗅到些令人不悦仇恨感。
极不喜欢这种因为理念不同而生恨事情,特别是很有可能他还是凶手,百多年来直找不到那个造成炸死徐建寅重大事故凶手。
那最后陈海宁有可能是z.sha谢罪?反正绝不可能是起冒失鬼失误造成事故,但如此大伤亡,也太过分些……况且这样惨重后果,已经在汉阳亲眼见过次陈海宁真还能下得去手?还要找那多人为自己谢罪而陪葬?
还有那身奇怪衣服。胸前配有那串串金属片,不禁让人想到或许是防弹衣雏形,所以难不成……他是杀害徐建寅凶手这件事已经被怀疑或者被发现,所以处心积虑地想再次引发场相同爆炸,诈死然后桃之夭夭?结果诈死反倒成炸死?怎想来都不可能,如鲠在喉不快让无法继续。但多少也是有成果,便五十地写简短文字,连同复印下来所有论文翻拍成照片发给邵靖。
已经有很久没和邵靖面对面说话。他看到发过去东西后,立即就回复,约第二天见面聊聊这个既有趣又让人不快事情。
就在他们历史档案馆休息区沙发处。
邵靖把自己笔记本电脑放到茶几上,用次性纸杯给们两个人都打杯水,坐下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